吃过午饭,趁着冬日暖阳,我要去一趟鹿脚山,去看一看那棵冬日里的古枫树。
为何一时兴起,风风火火走此一遭?这缘于几天前的一次文友相聚。
谢家田的文友繁泉在外打拼多年,今年回乡在鹿脚湖边的老家谢家田盖了一栋小洋楼,一群《印象黄陂》的文友相邀小楼,与主人共享大厦落成的欢愉。
喜庆之余,文友们又去了朱家楼子,一睹那个神奇大石头的尊容。还绕道鹿脚湖边,来到鹿脚山脚下去看那棵文友笔下的情人树,寻觅鹿仙的足迹。
我记得《鹿脚山的传说》故事讲述的是:
一个猎人在狩猎途中救活一只受伤的小鹿,饲养月余,放归山林。若干年后,战乱与灾害给一方村民带来瘟疫,已修炼成仙的小鹿,为报恩乡亲,化身成人,取名陆先生,行走乡里,治病救人。
陆先生的义举和翩翩风度深深打动了村姑英子的芳心,并决定嫁给他。但陆先生深知自己不是凡体,且身内在治病过程中还吸吮了病人大量的病毒,一旦失去自制,病毒发作,他必将现身原形。于是他给英子留下书信,连夜重归山林。当英子赶到时,在天神帮助下,鹿仙已化为云烟而去,只留下一串深深的鹿脚印。
多情的英子悲痛欲绝,久立于山坳,凝视着陆先生归去的地方,慢慢蝶化成一棵枫树……
《鹿脚山的传说》以神话方式演绎出鹿脚山、古枫树的由来,凄美的故事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其它传说中,风马牛不相及的毛狗精的故事相比,鹿仙与英子更加切题,更为美好。
群里频发古枫树下各种美拍。古枫苍劲,蓝天白云,群山起伏,俊男靓女们多姿多彩的美照,仿佛演绎着文友笔下的传奇故事,美轮美奂。
我本来参加了谢家田文友繁泉家中的小聚,但因有事,未能参与之后的印友同游。看到这些照片后,好生羡慕,也心生好奇。之于我,生于斯长于斯,不知行走于树下多少回,虽对它印象深刻,但少有驻足静赏山中的风景,细品古枫的风姿。我为自己的忙碌、粗心和熟视无睹感到遗憾,真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今天的行程,既是散步,也是我的补课之旅。
从镇上出发,沿着一条水泥铺成的乡村公路,步行约五华里就到达目的地。古枫树就耸立于鹿脚山山坳的公路旁边。
古枫树的树干足有两人围抱之粗,褐黑色的树皮上如刀刻般的裂纹,如同农夫皴裂的大手。落尽枫叶的枝桠,虬枝劲发,形如龙蛇,又如同一支张开的巨伞,撑向蔚蓝的天空。古枫的周围长满了枫树、栎树,相形之下,古枫如同鹤立鸡群,更加彰显着它伟岸的身躯,一压群林,傲视众山的雄姿。
绵延起伏的群山,将鹿脚山湾环抱其中,留出东西两个豁口。串穿于两道豁口之间的就是蔡店西片与孝昌北部人们赶集达店的要道。昔日蜿蜒陡峭的沙石人行路,已变成宽敞、平缓、流线型的坦途。只因沿彭城河堤岸公路的建成,这条昔日人流如织的老路已少有人走,偶有车辆通过。它已褪去往日的光环,成为一条连通中盆水库的防汛通道。
古枫的树干上挂有一块标牌,字迹斑驳,它已列入武汉市古树名录。树的旁边还立有“市级公益林保护区”的标牌,足见各级政府对此树此地的重视程度。我们无法知晓这棵古枫已生长了几少年,但它斑驳的躯干在告诉人们,它从很久很久走来;它在此已守候了很久很久;它护卫着这片群山,它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支起一把大伞,提供憩息之所。
站在古枫树下,可以看到东边豁口处的鹿脚山湾,在夕阳照耀下,红瓦白墙依山而建,宁静祥和,真是一处风水宝地。更远处,可以看见蔡店街集镇的轮廓,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山城,小家碧玉,光彩夺目。伫立于古枫树下,我感到心旷神怡,恬静淡泊,浮想联翩……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是坐在父母肩上的箩筐里数次穿行于古枫下的日子。
老家兴修水库后,举家迁往父亲工作的汪河乡附近的村庄借住。几年后家里回老家重建房屋,其间父母每天要翻山越岭从借住地到老家操持建房事宜。箩筐里一头是招待师傅们的粮食和蔬菜,另一头坐着的便是我。年少哪知父母的辛苦,只觉非常享受那段美好时光,看山、看水、看坎下的田垅、看那与众不同的古枫树,别提心里有多兴奋。那是我最早记忆中的古枫树,它的神秘、高大深深印记于我的脑海中。
我想起我们年轻时,时常骑着自行车,与同事一起穿越这条山道。往返于集镇与汪河之间,一路谈笑风生,比力气、抖威风,看谁可以不下车,一直蹬到山坳的枫树下。虽然一身大汗,但也乐不疲,古枫树见证了我们当年的意气风发和壮志豪情。
我还记得去看望回家休假的将军,闲聊中他讲过的故事。也是在这条山路上,也是在这棵枫树下,有他铭记于心的邂逅,从此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征程。在一个初夏的午后,这条山路上一前一后向西走着一老一少两个行人。少年是放假回家的蔡店中学学生,老者挑着一担行李,是赴汪河乡履新的蔡店区公所干部。负重的老者汗流浃背,少年学子主动接过老者的担子帮他一程。他们边行进边搭话,学生说家里太难困,不想继续上学,老者鼓励学生要克服困难把学业完成。枫树下,老者嘱咐学生毕业后有困难可以到汪河乡找他……
稚嫩的学生并不知道他所帮助的路人是谁,也并未把老者那句枫树下的约定放在心上。
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直到有一天困顿的学生想起了那句枫树下的约定,本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到汪河乡机关,才知道他帮助过的老者竟是这里的一乡之长。他被安排在乡里做了通信员,他又从通信员岗位上应征入伍,走出大山,直到成长为一名将军……
古枫树总能给人遐想,演绎出那么多动人的故事,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古枫树又如同阅尽世间沧桑的老人,见证着一方水土上瓜瓞绵绵和时代变迁。
耸立于群山中的古枫树,彰显着一种力量之美,给人以信心;又与四周的枫林、栎林、青松构成一种和谐之美,让人怡然。夕阳下的枫林犹如北方的白桦,它让我想起那首《北国之春》的歌曲。我打开手机的全民K歌,和着优美的乐曲录下了一段视频,记录下古枫树与群山的风姿。
正当我流连忘返的时候,从南面的山林里传来一群人说话的声音。循音望去,丛林中还有一条通往山南赵家独屋的水泥公路。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那美妙诗句的意境。
不一会工夫,一行四五个老人沿着公路走出了丛林。原来他们都是这附近鹿脚山湾、新李湾的村民。我与他们同属一个行政村,都很熟络。其中有一位曾在大队文艺宣传队干过编剧、作曲工作,有一位曾当过村里的电工。我们相互打招呼,得知都是趁着暖阳出来走走转转的。
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兴致,待他们走出一段路程后,我才开始返程。前后相隔大约有两百来米,我能听得见他们的搭话,不过话题转向了我。有人说时间过得真快,他已退休了;有人说他们兄弟俩都常在《印象黄陂》上发文章,还有人说他的网名叫鹿脚村人……
哟,我真没有想到我也受到了他们的关注,成为他们的谈资。虽然,我已明确感知到我的文字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虽然,他们说得有些张冠李戴,甚至把网名也说错了,但我还是十分欣慰。可以肯定,他们都在关注《印象黄陂》,他们可能时常浏览网络媒体,他们不愧为一代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天,走向小康的农民不仅只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足,他们还有精神层面乃至更多更高的追求,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我在想,“鹿脚村人”理当成一个响亮的网名,只不过应该属于他们。之于我,万万不可虚得啊。
东方欲晓,男,蔡店人,喜欢读书,热爱书法及运动健身。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