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黄陂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滠水渔歌 > 印象黄陂 >

韩紫玲:情系木兰山

  • 2021-09-16 21:26:01
  • 来源:韩紫玲
  • 浏览:
  • 字体
木兰山风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黄陂城区35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其主峰祈嗣顶海拔582.1米,是大别山南麓高峰之一。林地面积373公顷,林区面积达2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是千年香火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佛道两教共处一山,自古以来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而我与木兰山之缘,屡次失之交臂,直至45岁之年才得以一览木兰山的真容。
我对木兰山仰慕之情由来已久,小时候就听到一句谚语:木兰山的菩萨,应远不应近。再加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的渲染,所以木兰山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秘所在。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与我同岁的女孩,她的家人把她带到木兰山去烧香,那时交通并不发达,需要步行,但农村人不怕步行,更多的是对菩萨的虔诚,这有点像藏民的朝拜,是最朴素的对神明的敬畏之情。
回来后她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木兰山之行的见闻,什么下马石、南天门之类的,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事情,还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她匍匐在一段陡峭的崖石之旁,面带笑容,下面是万丈深渊,我的脑袋中陡然冒出了“飞来峰”几个字,后来才知道这处景观叫作“龙尾石”,相传是木兰将军屠龙之后留下的龙尾巴,其实是一种罕见的地质构造。
她还给我们展示了从木兰山上带回来的礼物——一对塑料手镯,这对手镯是绿色的,戴在手上叮当作响,让我这个村野女孩羡慕得日日做梦,多想也拥有这样一对手镯啊!这真是一个美梦啊!木兰山——神一般的所在,在我心里扎了根,可惜我的父母一直没能在我童年时代帮我完成这个梦想,使我深感遗憾。
说来可笑,作为一个黄陂王家河人,尤其是交通这样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我与木兰山遥遥相望,几乎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涯,我这一梦想却屡屡受阻,不得成行。曾经有一次我与它距离最近,几乎就要一亲芳泽。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徒步队,每天围着滠水河徒步,队长QQ名为“光输皇帝”,寓意不言而喻,还有一个驴友名叫“青山”,他喜欢摄影和写诗,每次活动,义务为我们摄影,每有新人加入,还会把驴友的网名契合在一首藏头诗中。
我的网名叫“回忆的沙漏”,他为我写下一首藏头诗:回荡山川欢笑声,忆昔户外携手情。沙漠草原催客去,漏夜沙风天籁影。为了感谢青山的美赞,我也回了他一诗:霓虹隐约疑是梦,户外徒步缘健身。青山绿水偶相遇,承蒙题诗驴友情。拙赋一首遥相谢,携手共踏天地新。
后来,徒步队组织了一次步行穿越木兰川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从木兰川脚下徒步上山,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行于木兰山广袤的森林中,穿过溪流,踏过草丛,流连于花丛,在队友的鼓励下咬牙爬上了木兰山下的游客中心管理处,这是我30多年中离木兰山最近的一次,可惜要遵守规定,我远望山顶,一路又跟随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山路步行穿过大余湾……
为了纪念我心心念念的木兰山,我再次提笔写下心中的感慨,因为确实真情实感,至今觉得这首诗是我众多拙作中为数不多的佳品,暂且班门弄斧一下吧!《穿越木兰川有感》:山路弯弯溪水深,妙音淼淼踏歌行。十八里路徒步走,翻山越岭急行军。木兰川里觅古道,大余湾中遇知音。佛烟一柱遥叩首,何处传来木鱼声?小径通幽香自远,草木熏衣最多情。人生在世莫服老,漫步闲庭笑平生。
近几年,生活比较悠闲,旅游也提上来日程,我多次跟张老师提出要去木兰山看看,可是黄陂的景区几乎走遍,木兰山之行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成行。唉!木兰山,我到底何时与你相遇呢?缘分刹那间,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今年开学在即,老张忽然兴起,带我到木兰山去看看,我甚至不相信,在仓促之中,在我人生45岁的关口,我终于要与木兰山相遇一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开车从黄陂出发沿黄土公路一路向北,当年黄陂政府下大力气修筑的黄土公路十分宽阔,柏油路平整舒适,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人行道各司其责,路中还种满了格桑花、小雏菊作为隔断,路两边是绿油油的树木,再远处是还建房,一色的黑瓦白墙,有的是小别墅,仿徽派建筑,掩映在绿树青山之中,配上蓝天白云,顿时让人觉得天高地远,真想配上一首粗犷的摇滚歌曲,钻出汽车的天窗,伸手拥抱这美丽的大自然。
来到木兰山脚下,山路虽仍是柏油路,但颇为考验司机的技术水平,话说有一首歌叫《山路十八弯》,这似乎是木兰山山路的真实写照,山路弯弯曲曲,盘旋而上,不时来一个急转弯,让人心惊胆战。两边树木葱茏,山藤爬蔓,成片的是夏季最鲜亮的绿色,树冠的最下面有一点灿烂的黄,树底挨着地面的有时有一点斑驳的红,在远处还夹杂着朦胧的黑……重重叠叠,一直延伸至看不见的地方。
随着汽车上行,两边变成了悬崖,开车的司机不以为然,坐车的乘客——我,却紧紧地拉着顶棚拉手,紧张得心砰砰直跳,脚也不知不觉地跟着司机踩着无形的“刹车”。终于来到了木兰山停车场,偶遇几个骑行的驴友也在这儿庆祝,其中好几个人都有五十几岁,几个女骑手兴奋地拍着照片,背景正是木兰山的正门。我不禁为他们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热情而点赞,我想:无论身在何处,多大的年龄,都敢于挑战自我,这是多么快乐而幸福的事啊!
扫码通过栅栏,身在“第一天门”之下,笔陡的石阶展现在眼前,石阶上满是斑驳,是岁月的痕迹,偶有新的台阶,估计是后来修缮的,时间尚早,手扶着朴素的石栏一步一步向上攀爬,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张老师取笑我:“你不是总闹着要来爬山吗?怎么?这么快就受不了?”他伸手要来拉我一把,我谢绝了他的好意,加快了脚步,把他甩在后面……
来到南天门,终于可以歇一下,门楼上有着石刻的飞檐,繁复的花纹历经千年,仍能窥见当年的风采。沿路左右两边是依山而建的寺庙,看见有香客在空旷地烧香,却没有看见香炉,正喃喃自语时,一位居士热心告诉我:“木兰山佛道双修,下面是佛教,上面是道场。”果然在下面看见了大雄宝殿,到了上面又有各种宫殿道场,每座宫殿中各有所属的佛像或菩萨,宝相庄严,香火缭绕,庙宇道观之间的平地中有卖香火蜡烛的人。
我特意找了一下,当年围绕我整个童年的绿色手镯已然被时光所淘汰,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玩意,这便是孩子们和虔诚的信徒的百宝箱。一鼓作气地往上走,来到了金顶,顿觉视野开阔,阳光洒在这古老的建筑上,石坊静静地矗立在群山之巅,仿佛一位历史老人,透着沧桑,透着古朴,透着睿智。转身坐在石阶上,欣赏着对面的山景,聆听着风的声音,让人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俗世的烦恼且放在一边吧,来享受这难得的静谧与平静。
与金顶遥相呼应的是玉皇阁,相传是皇帝为凯旋而归的木兰将军赐冠的所在,在通往此处的一处平台上的石碑上刻着《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这里远眺山脚,村庄、河流、小山变得渺小而有趣,这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为有趣的是我居然找到了当年村中女伴照相的地方,可惜由于安全的原因,它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再想匍匐在它身上已是不可能。
木兰山是大别山山脉,有着深厚的佛道文化,它也是红四方面军开展红色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当年的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吴光浩,曾在木兰山麓开展如火如荼的游击战争,在莽莽的崇山峻岭之间,留下了多少黄陂英雄儿女的汗水与鲜血啊!
而今的木兰山老树开新叶,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无数黄陂人勤奋努力地建设着自己的家乡,木兰山是千千万万黄陂儿女心心念念的故乡之源,更是萦绕在海外游子心中永远忘不了的乡愁。昔日花木兰替父从军名传千古,今朝黄陂儿女建设祖国永表汗青。木兰山身负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将永远传承在我们黄陂儿女的心中。
韩紫玲,王家河街建中小学教师,真挚,淡然,质朴。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