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黄陂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滠水渔歌 > 印象黄陂 >

李志珍:母亲的嫁妆

  • 2021-09-05 20:03:37
  • 来源:李志珍
  • 浏览:
  • 字体
看未熟哥(很荣幸,我的同村大哥)公众号发的文章,一篇讲抖音PK的邪乎收入,谈到他结识的网红巴东哥的一首歌《妈妈的嫁妆》,这样正能量的歌曲,引起的关注不如流量网红PK多,马上对这首打动了未熟哥的歌产生好奇,不爱看抖音的我马上打开抖音,找到那首歌,听了巴东哥的原唱。
歌词很一般,唱功也一般,吐词甚至能听到方言,但是确实打动了我,那是因为他饱蘸着浓浓的真情和对母亲真切的思念:
那一只陈旧的木箱,
是妈妈当年的嫁妆,
多少次搬进了新家,
却把它好好的珍藏,
它装满童年的记忆,
封存着儿时的梦想,
每当看见它的模样,
往事就像电影回放。
如今妈妈已离去多年,
她的嫁妆还在眼前在心上。
空空的木箱装满怀念,
轻轻触碰就热泪两行。
我多想时光能够倒流,
褪色的木箱在记忆里闪闪发光,
年轻的妈妈还在身旁,
我多么想啊多么想!
巴东哥母亲的嫁妆——一只旧木箱还在,母亲却离去多年,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痛。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和母亲的嫁妆。比他幸运的是,我的母亲还在,让人心酸的是,母亲的嫁妆却不在了。
1961年,新婚的父亲带着母亲从滠口各自的工厂下放回村。老家的一间通房,本来就只是用木板做了半堵隔断,奶奶和厨房占一边,另一边住着父亲和叔父。如今,实在住不下父母,只得在湾里找了一间空屋借住。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那时的父母都是奢侈,因为那四壁也是别人家的。
奶奶给了父母一个破锅,一个破锅盖。每次提起奶奶分配给他们新家的家当,宽厚的母亲没有愤怒,只有感慨:唉,只怪那时候太穷了。
好在父母都有微薄的“下放”补助,用这个补助金置办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贫寒的小家终于安顿下来。
和这个贫寒的小家不匹配的,是母亲耳朵上的一对金耳环。
那是母亲出嫁时,外公给母亲的嫁妆。母亲说,外公很疼她,为这个唯一的女儿花钱,他舍得。外公年轻时在江汉路的粤汉码头曾经是风云人物,时代变了,在武汉站不住脚的他回了乡下。之前,家底已经被舅伯拜的叫花子干爷伙同几个乞丐几乎搬空(算命的说,舅伯要拜一个叫花子干爷,才能健康成长,干爷就经常住在外婆家,为他们的偷盗作了充足的准备),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一般的家庭,哪里有什么余钱啊?
1961年母亲出嫁前,外公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点钱,给准备出嫁的女儿打置了一副金耳环。饭都吃不饱呢,还有闲钱打首饰?母亲耳朵上亮闪闪的耳环,让湾里的小姐妹好生羡慕。
小小的耳环沉甸甸的,那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牵挂啊!
父亲经常担心母亲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家待不住。母亲在娘家,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是衣食无忧;虽然没有宽屋大舍,几间高朗的土屋还是有的。可是,生性好强的母亲没有嫌弃这个家,而是和父亲一起,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随着孩子们的出生,家里越发捉襟见肘。此时,父亲又得上了胃病。在滠口渔场时,不管粮食如何紧张,吃的还是有保障的。湾里有本房亲戚实在饿得受不了,步行几十里跑去父亲工作的渔场,父亲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他们吃。听父亲说,有一个伯伯甚至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那时候,父亲仗着自己年轻,经扛,如今回了乡下,伙食大不如从前,落下的病根终于爆发了。
父亲的病严重的时候会吐血,没钱医治,只能是母亲帮着调理。自然,家里重活都是母亲做。挑上一百多斤的谷子去加工,走上二十多里路去挑窑货(家用的水缸、坛坛罐罐之类的陶器),都是母亲约上村里的妇女一起,而这些活只能是趁晚上做,白天还要出工挣工分。
无边的旷野里,两个肩挑重担的妇女行走在茫茫的黑暗中,那种担惊受怕、那种远路的疲乏肯定无时不在啃啮着她们本该柔弱的心,拿到现在我们想都不敢想,但那时候,想到一日三餐的口粮,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们义无反顾!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天下的母亲都有一副铁肩,担起的不仅是生活的重担,还是一个家的希望!
日子在一粥一饭中捱过。母亲精心种好自留地,把地匀出一块种上稻子,可以贴补一下口粮。在我们家,吃饭实行的是计划用米,这种计划让母亲规划到每一餐中。这样,母亲用余下的米炸米花,用竹筛筛过的细米换麦芽糖,做炒米粉,这些口粮中省下的零食成了父亲治病的良方。懂事的姐姐们从不和父亲争抢这有限的粮食,让父亲饿了就能补充一点。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父亲的胃病奇迹般的好了,而且之后再也没犯过。
尽管日子过得精细,毕竟家底太薄。看到母亲过得太苦,来女儿家小住的外婆忍不住建议母亲把耳环卖了。外婆是地道的汉口人,栽秧割谷挑草头,她从来没做过,也不忍看到女儿太辛苦。一年到头,做的工分也换不了几块钱,卖了耳环,能顶好大一边事呢。
母亲犹豫了。卖了,她这辈子估计就不会再买它了。日子这么艰难,以后哪有闲钱去添置那个东西啊?
外婆回去的时候,母亲还是摘下了耳环。穷人,穷讲究个什么?日子过下去最要紧。
就这样,母亲的嫁妆变成了日常的开销。
 
为了补偿母亲失落的心情,外婆拿出卖耳环的一部分钱给母亲买了一双长筒胶靴,那在当时的农村也是稀罕物,母亲下雨天出工再不用打赤脚了。
失去了心爱的物件,母亲并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情。伏秋(农忙时的双抢)的时候,偶尔在田埂上发现一株成熟的刺莓,母亲总是取下草帽,把摘下的刺莓放到帽子里带给我们吃,尽管那时的她又渴又饿。酸酸甜甜的刺莓,是我们童年记忆里最美的味道。
成年后,不时地,就听到母亲提起她的金耳环,外公特意为她打制的耳环,一对八方角的耳环。在心里,存了这样一个愿望:等我有钱了,一定买一副耳环送给母亲,八方角的!
工作,成家,日子在平淡中一天天滑过。给母亲买耳环的想法从来没有忘记,可是总觉得手头不太宽裕,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有时也想,要是结婚的时候找婆家要了金首饰,起码可以给母亲戴一下,可惜当时没开这个口。
生孩子后,母亲主动提出帮我带一下。从此,在火烧桥到长堰中学一段近4里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母亲瘦小而匆忙的身影。那时候,家里还种了好多田地,杂事一大堆。她必须一大早安顿好家里的事,再来学校替我,让我赶去上8:20的班。母亲得起多早啊!
有半年多的时间,直到嫂子生了孩子,母亲才停止了这种奔波。我跟老公商量,给母亲买点什么,表达我们的心意。老公立马同意了,其实那时我心里就有主意,就给母亲买一对耳环,那是她心心念念而又舍不得买的东西。
打定了主意,我和老公利用一个周日去了武汉,在解放路武商(现在的武广)的首饰专柜,买了一副耳环。耳环不大,不到3克,花了四百多块钱,那是我4个月的工资。让人兴奋的是,圆形外环上面真的是八方角的造型。
我给母亲送去耳环,帮她戴上的时候,母亲的脸红红的,那一定是珍贵的物品失而复得的兴奋,是少女般的娇羞。她一定还想到了第一次送她耳环的父亲,心疼她而帮她卖掉耳环的母亲。
戴上这个耳环,母亲就没有取下来。
直到2009年,再一次摔伤了的母亲卧床了,她怕自己过不了这一关,把耳环取下来,小心地珍藏起来。在父亲细心的服侍下,母亲康复了,却把耳环丢了。
母亲空空的耳垂让我心里也空空的。2010年母亲节,我在黄陂广场又给母亲买了一副耳环。这一次的耳环不是八方角的,却大气和精美得多。送给母亲,母亲的耳朵上又有了亮闪闪的金饰。
如今的母亲,戒指、吊坠、手镯都有,首饰于她也只是一个物件了。生活安逸舒适,变卖嫁妆那样心酸的过往,就让它成为回忆中的一声叹息吧。
李志珍,王家河街教师。喜欢阅读,偶尔写点所得,自娱也希望能娱人。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