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黄陂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滠水渔歌 > 印象黄陂 >

小石头:寅吃卯粮割麦季

  • 2023-06-14 07:29:25
  • 来源:小石头
  • 浏览:
  • 字体
寅吃卯粮,明朝无名氏《龙图公案》曾写到:“先后是伊妻子,何故寅年要吃卯年粮;终久是伊家室,不合今日先讨明日饭。”百度百科解释“寅吃卯粮”,指寅年就吃卯年的粮食,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借支、挪用。含贬义。
初听父母说这个文绉绉的词语,不明就里,稀里糊涂,但是碌碌饥肠能让人明白饥饿的滋味,肚子咕咕叫,浑身毫无力气,时而眼冒金星,看到锅灶中贴的玉米饼子,拿起来就能“大快朵颐”,丝毫没有难以下咽的顿挫感。
彼时,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扯件新衣服、换双新鞋子,哪怕是家里换件家具,都不是最关紧要的事情。
土里刨食,庄稼为先。刚刚分田到户,家家户户忙忙碌碌,谁家的牛啃了自家地里的庄稼,若非亲非故,平常还稍微有点不对付,必然会发生一场震动四邻的吵架甚或打架事件。祖宗八辈都能被诅咒,犄角旮旯里的糗事都能被翻出来,挨骂的一家若非善茬,定会接口骂回去,惹得大家伙垫脚在周边围观,为寂寞的乡村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
粮食打的少,交完公粮之后,有愁眉苦脸的,估计是粮食所余不多,有些捉襟见肘。有喜笑颜开的,有些沾沾自喜,粮缸的余粮虽能支持一段时间,只不过延长了告罄的时间。
开春,田野泛绿,野菜成了抢手货。草芽萌发,刚刚露头,牛羊就在河滩上溜达,割草的孩童每人挎个篮子,或拖着个尿素袋子,专门捡草高的地方下手,把整个河滩弄得光秃难看,没人去观看开春优雅的河景,只为多割点草,伺候猪圈里的一帮家伙。
开春后,家家户户粮缸里的积存逐渐减少,作为当家人的父辈们着急上火,每天都会到田里巡视一遍。春耕的田野人头攒动,施肥、除草、灌溉,连地头的机井井水都不够用,还得排队等候。偶有懂天气的人会掐指算计,希望天降甘霖,下一场透根的雨水,好让老百姓省下点零花钱。
天气预报绝没今天这么便捷灵通,彼时是看云识天气,靠老把式的经验来识别,准确度不高。偶尔说准了,不由洋洋自得,连眉目都透着一股神仙气。年轻的后生低眉顺目,聆听着长辈的训教,按捺住了那颗躁动得朝外张望的心。
青黄不接之际最难熬,母亲每次都会端着簸箕去邻家借粮。庄稼人重脸面,但是看着一家人嗷嗷待哺的样子,只得扯下面子,厚着脸去挨家挨户的借,有时走几家都是两手空空,可见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母亲会暗自埋怨父亲的无能,其实面对饥饿,家家户户都是无能为力,因为庄稼还未成熟,总不能吃青苗吧!这种感觉让人们悄然收紧了口袋,勒紧了裤腰带,盼着麦子拔节抽穗,每个庄稼人像呵护眼珠一样看护着自己的田地。
一小片自留地被拾掇得平整如席,种菜能满足一日三餐不断顿,种经济作物能卖点钱。反正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打算,从那片自留地能看出人的营生。
家乡是六一前后割麦子,每家每户都要从五月中下旬开始忙碌。赶圩采购镰刀、草帽、木叉、扫帚、绳子等物件,连架子车都要提前叮叮当当拾掇一下,唯恐关键时刻趴窝。母亲会到集市购买点硬菜,如一块有肥厚白油的猪肉,一小块牛肉,馋得人心里痒痒难耐。母亲会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中使劲用火煎熬,一直炼成油渣渣为止,母亲得一大碗猪油,我和弟弟能捏着油渣边吃边嚼,幸福得像过新年。
“麦熟一晌,天变一时。”麦收季称为“三抢”大忙:抢收、抢种(播种),抢晒。老辈人更喜欢说“抢麦抢收”,收麦成了农家人必过的“关口”。小孩子当大人使,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驴使。即使腿脚不灵便之人,也要在家里做饭烧水,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麦收时节最怕遇到下雨天,下过雨,麦子熟过了头,麦穗稍微一动就会断掉,造成很大浪费,所以大人小孩齐上阵,尽快把地里的麦子收割了。只有加入劳作的队伍,才能真正体会“颗粒归仓”的含义,才能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过去割麦,没机械化,收割机罕见,收麦全部靠人工,每天起早贪黑抢收,全程忙活下来大概得一个月。整个麦季下来,把人累得要死,父亲的体重会陡降10多斤,现在想起来,那时的父母是真受罪。
又到麦收季,晨曦初露,月光如洗的初夏,连布谷鸟也在催促了,“麦好割了!麦好割了!”叫得人心里焦躁。金黄麦浪中,不时闪现人们的身影,大家伙正在抢收。麦子不等人,一熟就要收割,否则会掉到田里,造成减产。
麦收就一个字:“忙”。割了的麦子拉回麦场晾晒后,马上就要碾场脱粒。牛上套,人执鞭,一圈圈在场地打转转,看得我脑袋发晕,闹不清牛怎么不晕倒。牛嘴吐着白沫,呼哧带喘。母亲会提前打好一桶水放在场地边,忙活一段时间,就让牛到树荫凉快地歇一会,牛对着水桶一饮而尽,佐证了“牛饮”的豪爽和海量。爹也趁着这个功夫翻翻场,把麦秸秆翻个身,然后又赶着牛转圈。
待新麦子装袋入仓,半个多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父亲黑瘦,眼窝深陷,两个眼眶突兀着,疲乏袭来,坐在凳子上就能鼾声如雷。新麦面很快就“变现”了,蒸馒头、煮面条、包饺子、蒸包子。饺子和包子的馅料都是田里能取的,绝没有今天的馅料丰盛,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丰盛的温暖。
面条是本地一大特色,蒜面条相当于山陕的臊子面,只不过用蒜汁浇拌,美其名曰蒜面条,把上面打卤的西红柿的功劳彻底掩盖。
忙碌一季的人们敞开肚皮吃,彼时的碗圆且大,称海碗,不似今天的碗那么玲珑娇小。能吃两海碗蒜面条的让人羡慕,这男人能干,邻里会交口称赞,提亲说媒都是首选。
麦忙季过去,地里点玉米、种花生,但凡地里能生钱的,父亲几乎都尝试过。地种完,粮交完,算是把这一季的活儿处理完毕。
告别了寅吃卯粮的日子,闲暇时也不得闲,父亲开始琢磨一些其他营生,出苦力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时日流转,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家里青黄不接的断顿情况越来越少,待跨过温饱,迈向小康,寅吃卯粮的情形早已留在人们记忆之中。
布谷鸟鸣声传到耳畔,今年麦熟在即,往昔割麦的场景又浮现我眼前,提笔行文,回忆起来依旧让人唏嘘不已。
为告别寅吃卯粮的岁月,为铭记父辈们的勤勉和辛劳,今天,属文以记之。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