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信佛,这是她毕生的信仰。在燃香缭绕的氤氲氛围中,娘神色凝重,口中喃喃自语,在祈祷、在诉说,仿佛要把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全部倾诉给神灵,才能获得稍许的慰安。
改革开放的春风尚未吹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时,锅中的清汤能映衬出生活的极端清贫。断顿时常出现,为给儿女交学费而东拼西借,生活艰涩,精神苦闷,仿若一顶沉重的锅盖牢牢地把爹娘罩在其中,彷徨中有挣扎,苦捱中饱蘸心酸。
辛劳在汗水的浇灌下滋生出新的希望,追求吃穿不愁、儿女上学成绩优、房舍能住不漏雨、囊中羞涩不再有。朴素的愿景,心中念念不忘的追求,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看来,显得如此苍白,甚或让人怀疑当初娘的希望太单薄、太廉价。此一时彼一时,回望来时的路,感慨万千,让人唏嘘不已。
日子苦闷,生活拮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天三顿饭让娘大伤脑筋。野菜做的团子、玉米面贴的饼子、榆钱蒸的窝头,都成了生活艰涩的见证。时至今日,这些曾经活命的东西反而捷足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健康的标配,每每想起,让人会心一笑之余多了几分苦涩。
娘何时拜佛的,没有明确的日子可考证。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堂屋正中的佛像前会燃起香火,娘磕头祷告,祈祷神明照顾一家人的吃穿住用,爹种地时能风调雨顺,夏收秋收打更多粮食,一家人平安健康。
娘的祈祷几十年如一日,紧紧围绕吃穿住用而展开。神明法力无边,神仙无所不能,必然能惠泽家庭的方方面面。这种精神层面的坚守,给了娘莫大的动力和支持。
生产队刚分田到户,依旧是这块贫瘠的土地,依旧是这些劳作的人们,来年,农业生产就迸发出了新气象,粮食增产增收,家家户户的人们喜笑颜开,这是多年来没有见到的。村庄上空的阴霾一扫而光,人们忙着添置新衣服,购置新农具,连锅灶中的味道都为之一变。
当孩童们端着碗站在村头扒拉饭时,碗中隐现肥厚大肉的影子,奋力咀嚼的嘴巴预告着饭好吃肉更香。我家的灶台也在铲锅的碰撞声中飘香味了,清贫到温饱犹如一道天堑,距离看似目之所及,却要人们苦苦探求和追索。
日子渐渐好转,新年到来之际,娘在神明前的祷告也愈加频繁。香烟缭绕,香灰填满了佛像前的盂盆,娘的脸上笑容灿烂,感谢神的恩赐,让一家人能换件新衣吃顿饱饭。农家的感恩方式是简单的,娘叮嘱爹买一挂大鞭炮,好好庆贺一番。
待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磨盘大的鞭炮足足响了一刻钟,惹得挨家串户捡拾炮仗的孩童留恋不走。出锅的饺子热气腾腾,爹在灶房一展手艺,凉菜荤菜搭配上桌,天刚蒙蒙亮就妥当地摆满了堂屋的桌子,等着一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
娘在念叨神明保佑之时,也感受到富民政策带来的好。当时,乡村鼓励人们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口号喊得人心潮澎湃,人们在大干快干的基础上巧干细干。爹娘没有背井离乡去打工,选择在田间做文章。
种烟叶、点豆子、栽棉花、撒油菜,起垄套种下秧苗,除了粮食作物,还种植诸如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收获后售卖给商贩,留存一些自家用。棉被翻新换新棉,豆油花生油也灌满了好几瓶,手里有点闲钱,投资新养殖,新品种长毛兔在笼子跳,肉鸡也在鸡舍叫。
短短十多年光景,村里罕有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外购房置业,把他乡作故乡,把故乡做异乡。爹随弟进了城,娘也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陪孙儿读书,老宅自此孤零。每到月首,娘都会叮嘱爹初一和十五回趟老宅,上上香、磕磕头,求富贵、保平安。
虽身在遥远异乡,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娘依旧会燃一炷香,朝家的方向拜一拜,喃喃祈祷,盼风调雨顺粮满仓,念事事平安人健康。古稀之年的娘,坚如磐石的信仰依旧朴素如初,心存善念,传递希望。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