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夏日燥热的天气,竟敌不过子时的一袭凉风。夜半微凉,清冽的风儿唤醒了睡意朦胧,定神一想,哦,时光已入秋!
窗外,月光皎洁如玉,人静夜阑空寂,内心澄澈如镜,睡意顿消,思接千载游万里,思绪飘然,一步一步,竟走进了唐诗宋词里的秋天。
秋叶飘零,羁旅难归,自古无数诗人骚客用一“悲”字来描刻秋的意境。自此,“寂寥”二字成了悲秋的标配。其实,秋有多重色彩,犹如川剧的变脸,层层叠叠,千变万化,不止一种色调,浓妆淡抹总相宜,只不过取决于人的心境罢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日词二首》其一)。在刘禹锡笔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鹤振翅,直冲云霄,诗人的思绪也追随到碧空。
看秋日光景,稻浪金黄,喜悦挂怀,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才情诗意涌动,顺口捻来,心境旷达,何来秋日寂寥之说?
陶渊明诗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读罢此诗,一幅秋行图浮现眼前——
邻人朴实的笑脸,孩童嬉戏的身影,汗流浃背的耕作,亲切的俚语交流,谈天论地话日常,乡村琐事与过往,竟然串成一片行云流水,不由钦佩诗人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
忙里偷闲,登高赋诗,士大夫之雅兴,用意颇深却于不经意间道出,个中趣味决非他人所能领略。全诗无一字刻景画物,而风光之清爽,云淡天高之秋景却跃入眼帘。神情超旷,神采飞扬之诗人,仿如在眼前飘然而过。
《山居秋暝》为诗人王维的山水名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雨初晴,空山秋凉,山村傍晚,明月高悬,清泉激石,声脆甘冽,浣女归来,渔舟穿荷,喧声笑语,划破荷塘宁静……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万物为之一新,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浣女、渔舟……眼前浮现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耳畔传来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诗在景中,人在画中,诗中有画,画中蘸情。春光已逝,秋景更佳,诗人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以物芳而明志洁。王维以诗言志,托物言志,写出秋的空灵和明净,不啻为读秋的范本。
“诗仙”李白对秋的歌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读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犹如看到一位踌躇满志的诗人正踏歌而行。
此时,恰秋收之际,白酒新熟,黄鸡啄黍,仓廪丰足,从山中归家的诗人,一路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把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潇洒描写得淋漓尽致。
秋天的天空是深邃的、高远的,让人的眼界和心胸也变得开阔与空旷,给人一种澄澈的美。“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是辛弃疾的词,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层次分明,写出了千里清秋的阔达。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朝诗人张籍作《秋思》,一家书,写得淡然、自然,似平铺直叙,却好评如潮。王安石于《题张司业诗》中写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秋思》寓情于事,借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羁旅他乡,见秋风而思故土,托人捎信,临行恐有遗漏,打开再细看几遍。描写传神细腻,把寄书人的心理和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
秋风乍起,铺陈一浓郁的思乡氛围,紧扣人的心弦。自古以来,秋思入诗,不乏佳作,唯张籍的《秋思》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细细咂摸,回味无穷。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便臻妙境。恰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夜半静谧,初秋之风微寒,任思绪翩然,在浩瀚唐诗宋词中畅游,采一片秋叶,摘一帧素淡,舀一碗秋风,兑着点滴白露,悄然饮下这诗情画意的秋凉。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