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黄陂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滠水渔歌 > 印象黄陂 >

小石头:父亲的“车轮”人生

  • 2022-09-13 19:48:37
  • 来源:小石头
  • 浏览:
  • 字体
爹是农家汉,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曾经拉过架子车、骑过自行车、开过三轮车,每一类车都有很深的印记烙在我的脑海之中。时光如梭,车轮滚滚,一步一印记,一轱一辙痕,车轱辘碾出了岁月的年轮,也见证着一个家庭奔赴幸福生活的路径。
架子车
老宅的墙角搁置着一辆架子车,轮毂早已锈蚀斑斑,瘪胎黏连在地面,整个框架也是七零八落,显得异常破旧。围绕着这辆架子车的故事和事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曾经,儿时的我端坐在上面,由于把握不住重心而跌落的痛,在身上留下的印记至今清晰可见;曾经,娘拉着架子车,我端坐在上面手扶车辕,洋洋得意去下田的儿时之趣时常在脑海浮现;曾经,爹拉着架子车去“遥远”的地方贩菜,夜色深沉,早已坠入梦境的我却被爹娘喊起来帮忙推车的记忆也烙刻心间。
架子车是农家生产劳动的必备工具,两柄车辕伸展,恰好被爹双手把握,一根粗绳子穿过车辕,正好套在肩膀之上。架子车的木材是东拼西凑的,长短不一,却被木工匠人巧妙利用。
八十年代的乡村除却蓝天白云的洁白之外,家家户户的生活基本上是一贫如洗,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当时的条件,感到有些愧对这个高尚的词汇。“大包干”的春风还没有刮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干瘦的爹娘绝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三高”的麻烦惹上他们。
村头的大钟引来顽劣的孩童,个高的用木棍敲击,个矮的用土坷垃投掷,叮叮当当的响声引来生产队长的一顿臭骂,个别领头人可能还会挨上几巴掌,大家伙儿被撵得一哄而散,再也不去招惹这挨骂的大钟。寂寥的乡村生活,单调之中却不乏自找的乐趣,这不,木匠上门来赶制架子车,刨木料的声音吸引着孩童的目光,一个被木匠师傅用下脚料做成的木质手枪成了彼时最大的乐趣。
制作此车,爹几年前就开始备料,村里分的木材被他精挑细选,妥善安放,唯恐风吹雨打淋坏了。路过某地,看到一根材料适合做车辕,他会用手中仅有的钱去讨价还价,争取把这根木料扛回家中,哪怕饿肚子也在所不惜。经年累月的准备,终于有了赶制架子车的资本,请过硬的师傅上门,好烟好饭招待,即使一家人在接下里的日子里节衣缩食也在所不惜。
架子车在叮叮咣咣的敲击声中做好了,崭新的车辆预示着一家人的生活也会有新的变化。包产到户、责任到人的农业新政推广开来,爹忙着丈量土地,撒播种子,拉着架子车开始了新的征程。
除却田里的新气象,农闲之时,家家户户富余的劳动力开动脑筋,急于找到各种发家致富的点子。有的南下广州,千里寻亲找工作机会;有的进城,投亲靠友寻帮助;而爹却在架子车上开动脑筋,迈开脚板子去几十里外种菜的地方批发蔬菜拉到集市上卖。从此,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菜贩。
架子车装满菜,少说也有几百斤,爹驾辕的地方被磨得光滑如镜,一根绳子曾断过几次,绳子深深勒进肩膀,厚厚的老茧至今留在肩膀上。天热,容易爆胎,爹就带着胶水、剪刀、打气筒,拆卸轮胎的家伙什一应俱全。遇到夏雨如注的天气,爹深一脚浅一脚地拉着车子回到家中时,人早已成了落汤鸡,而一车菜被他盖得严严实实,唯恐影响菜的品相和售价。
车轮滚滚,太阳东升西落,爹的脚步一刻不停地在奔波,而架子车的车况也在修修补补中坚持着,见证着这个家庭的生活日渐迈入温饱行列。年夜饭时的一顿饺子,热气腾腾出锅,一直到放凉,一家人一直在等着爹进门。一架子车的菜被爹娘卸到了屋里,爹的头上冒着热气,疲惫之中有喜悦,重新下锅的饺子吃起来倍香,午夜的鞭炮声震耳欲聋,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自行车
架子车装货多,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速度太慢,一天就一个来回,而且往往到深夜人还未到家,让娘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爹咬咬牙,用积攒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自行车成了他贩菜的新工具。
永久牌的自行车被推回家,村里人蜂拥而至,纷纷啧啧称赞。车架结实、车铃响亮、车胎敦实、车漆光润……一应品质被村人夸了个遍。爹在车架上缠绕上防撞的软胶带,车座后再加挂两个大筐,在铃声响过之后,开启了一天的贩菜之旅。
午饭后出发,太阳落山时返回,自行车的速度可见一斑。用风驰电掣形容这种速度一点也不为过,有时爹回来还要早一点,卸下一车菜之后,马上又扛起锄头下地,不耽误农活,毕竟田地为根,劳动为本。夏秋的收成多少关系着一家人的口粮,更涉及到钱包的多寡,而贩菜的所得仅仅是打打牙祭,让紧绷的生活多一点调剂。
自行车也有爆胎的时候,爹推着一车菜左右为难。自行车不比架子车,有时重心不稳,难以驾驭,而且推起来难上加难。某一天夕阳西下之时,爹还没有回来,娘就提心吊胆,唯恐车辆出现问题。
彼时的消息闭塞至极,哪有今天手机传递信息的便捷,车坏到半道,只有把货物卸下来,遇到补胎的地方则极为幸运,若前后无人,只得重新装车,推着坏车一步一晃地朝家赶,稍不留意,就会车翻人倒,弄得狼狈不堪,此时才能体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正含义。
自行车虽然速度快,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载货量上不去,不及架子车的载重量大。遇到销量大的菜品不能也不敢多购,唯恐缺了其他的菜,流失熟客。爹在闲暇之时不断琢磨,虽然在车架前面加了小筐,横梁上也添了一个空位,但始终无法在负重上“挖潜”,这成了限制供货量的一个桎梏和瓶颈。
自行车轮子的转动,带动着家庭生活显而易见的变化。手中的零花钱不那么紧巴巴了,饭菜之中的油花儿增多了,偶尔会吃到五花肉、叫花鸡、鲜鲤鱼,花色一改曾经的单调乏味,讲究咸淡酸甜,可口入味。
机动三轮车
随着机器的轰鸣,一辆崭新的机动三轮车开进了家门,在当时的村里气势如虹。邻居夸爹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加油的机动三轮车载重量大、速度快,能在半天时间赶一个来回,还不耽误下午的田间劳作。爹往往早晨四点多去赶集,搁置好各种菜之后,天已经亮了,赶集的乡亲三三两两地来到了集市,息壤的人群,鼎沸的讨价还价声,荡漾在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街道上。
爹卖菜足斤足两,抹零头儿加根葱,买者开心,卖者顺畅,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能“打道回府”。此时,爹会买根油条、来碗豆腐脑,或者端一盘水煎包打打牙祭,这放在蹬三轮车的时候绝对不敢想。那时,一分钱掰开了花,还显得手头紧紧巴巴。
三轮车的转动愈加快捷,家庭收入也水涨船高。随着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庄稼日渐增产,从曾经的几百斤跃升到现在的近千斤,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地头轰鸣,挥汗如雨的场景成了人们回忆的谈资。爹抓住这大好机会,不断调整品种,从萝卜、白菜到莲藕、芹菜,从生姜、西红柿到黄瓜、西蓝花,从夏季的多样化到冬天的多元化,一个小小的菜摊见证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稳固的车棚加固在了车前,装上挡风玻璃,对滂沱的夏雨再也不用发愁了。车厢上也加焊了一个车棚,内里用上了保温材料,新鲜蔬菜放置一夜鲜活如初。车轮圈圈转,走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走过天气炎热高温酷暑的夏日,趟过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的寒冬,车轮碾压着地面,随着日月星辰的指引不断前行。汗水成了浇灌幸福路的润滑油,勤勉成了凝结富足生活的向心力。
弹指一挥间,三十载光阴易逝,蹉跎了岁月,润白了华发,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一个家庭生活的变迁——从贫困到温饱,从小康到富裕。
时光不待催人老,年轮变化不从心。爹弓背如虾米,把力量灌输到腿脚之上,奋力踩着三轮车、自行车朝家的方向缓慢前行。挺拔的脊背变得弯曲了,犹如一张弓,把自己射向充满希冀的未来。
阳光和风雨见证了一个农人朴素的追求和希冀,秤砣与斤两衡量着一个普通家庭日渐殷实和富足的生活。车轮圈圈转,碾压厚实前行路;脚蹬环环绕,跨过温饱奔小康。在车辆的前行之中,蕴藉着父亲的执着追求,在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劳作之中,饱含着父亲对幸福生活的执念奔头。
架子车、自行车、三轮车,每一种车辆都见证着他的奋斗历程和汗水挥洒的瞬间。爹吃苦耐劳、勤勉肯干、任劳任怨,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化成前行的动力。信念如磐,任风吹雨打困难重重如山重;追求执着,任北风呼啸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
爹是一个农家汉,也是一个恋旧的人,旧的架子车舍不得劈柴入灶台,废弃的自行车舍不得卖废品,淘汰下来的三轮车成了搁置闲杂物品的货架。农家偌大的院落之中摆放着这几件跟随他“打天下”物件。
光阴荏苒,岁月在物件上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锈色,蒙尘的东西愈加显得衰败陈旧,然而每当爹看到它们,曾经的岁月一目了然,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车辆歪斜在道边的经过他能如数家珍。历经的苦难,磨砺成了岁月的垫脚石,让一家人的生活愈走愈高。
回眸,车铃声声,依旧清脆如初。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