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印象黄陂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滠水渔歌 > 印象黄陂 >

掌柜:中秋的咸蛋黄,能否捎来故乡的模样

  • 2022-08-31 20:11:00
  • 来源:掌柜
  • 浏览:
  • 字体
客居他乡数载,每每买菜,总会把第一选择放在街头的农户摊位上。摊主多为留守老人,子女远赴异乡,他们以地为伴,在刨了一辈子的土地上,依旧种粮种菜。自食之外的闲余,老人用背篓背进城,随便找一处人流较大的路边,不吆喝也不招揽,只悠闲地抽着自己种的叶子烟,偶尔瞟一眼匆匆过往的路客。
今又遇卖菜老汉,他隔三差五就会坐在那个固定的拐角处,背篓立放,身前一字排开地摆着一些出土不久的时令蔬菜。挑选之余,突然发现背篓底部卧着几个鸭蛋,浅蓝浅蓝的,很是光净。诧异于今天怎么有鸭蛋,平日可从没见过。老人说,中秋了,这是自家的鸭蛋,自己腌的。
哦,原来又是一年中秋节。日子过得忙碌,竟然忘记了时间。看着老人背篓中的那几个咸鸭蛋,突然就想起故乡,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在中秋节前腌的咸蛋黄。
故乡的中秋,与平日没什么区别,那个时代的乡下农村,除了春节,几乎没有人会在其它的节日餐桌上有所改变,毕竟,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依旧跟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该吃啥吃啥,依旧保持着农村、农人的基本模样。当然,大环境如此,小细节还是有一点改变的。
中秋月饼偶然有之。经济困乏的年代,农人绝对不会买月饼吃,但若宗族里有即将出阁的姑娘,男方会在中秋节这天,向女方送节礼,这是故乡的习俗。节礼很朴素、简单,女方的至亲家庭,都会得到一份月饼--乡下纯手工打造的月饼,外皮裹满芝麻,内里无非就是几颗冰糖。
月饼虽好,却不是年年有,每年中秋,我们能固定吃上的,是母亲亲手腌制的咸鸡蛋。是的,是咸鸡蛋,而不是咸鸭蛋,毕竟,鸡蛋是自己家里的鸡下的。那时,普通家庭基本不会养鸭,要想吃鸭蛋,只能花钱买,物资匮乏且经济拮据的农家,哪舍得呢。
母亲养了很多鸡,也会在每年孵一窝或两窝小鸡,家里的鸡蛋常常装满一抽屉,除了偶尔的打牙祭,那些鸡蛋大部分用来卖钱以补贴家用。但每年的中秋节,咸蛋是少不了的。中秋节前,母亲会精心挑选四五十个鸡蛋,她一个个认真地选,都是最大的。
挑选出的鸡蛋,母亲一个个清洗干净,犹如给孩子洗澡般,一点儿都不马虎。鸡蛋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原材料红土的准备。母亲背上小钉耙,提上竹篮,去往她每年的取土之地。那是一处小土丘旁,土质细腻,颜色深红,基本没有什么石子等颗粒。
母亲一耙一耙地挖着,一捧一捧地将红土转到篮子里,直到她认为已经足够。回家后,母亲将红土倒在门口空旷地,又转身回屋拿来箩筛,她要将红土中的硬颗粒筛出来。箩筛在母亲手中回旋,细小的红色粉尘从筛孔钻出,纷纷扬扬。重复多次,所有红土终于变成一堆红色粉末。
早就清洗干净的小陶缸,被母亲搬了出来。红土装入缸内,再注入适量的清水和盐,母亲单手伸入缸中,轻轻搅和,让土、盐、水混合均匀。所有准备工作完毕,母亲将鸡蛋拿了过来,一个个轻轻地放入泥浆中。腌蛋程序基本完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时间去酝酿。
等待总是漫长,尤其是等美食。那时年幼,总熬不过咸鸡蛋的诱惑,总会经常性地问一下母亲,咸鸡蛋腌好了没有。可是,答案总是令人失望。就在我们几乎要忘却咸鸡蛋的存在时,中秋节到了,美味,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眼前。
农村乡下,用的是土锅大灶,米、水早已下锅,母亲从缸里捞出几个咸鸡蛋,一一清洗干净,轻轻地放入锅中。生火做饭。不一会儿,不咕嘟咕嘟地开了,隔着锅盖,我还能听见鸡蛋的碰撞,那是一种召唤,更是一种诱惑。
苦苦地等待后,锅内的米粒终于煮到半熟,这也意味着,咸鸡蛋熟了。母亲把筲箕摞在盆上,又拿来水瓢,将锅内半熟的米饭混合着米汤舀进筲箕,一个个滚圆的咸鸡蛋,顺势落在筲箕边沿。米香萦绕,蛋香氤氲,布满整个灶房,与灶前的浅淡烟火味相互渗透,别有风味。
咸鸡蛋是用来装盘上桌当菜的,可不是随时就能吃的。但每每此时,母亲总会拿出一个,在凉水中静置一会儿后,递到我面前。美味,来不及等待,我拿着蛋随手往墙上一磕,再顺着裂纹,克服万般阻碍,剥去蛋壳。凝固的羊脂白玉,轻咬一口,咸香满嘴。但这还不是我的最爱。
最爱的,当然是那颗红得流油的蛋黄。此时的蛋黄,肉眼已能明显看出颗粒感,层次分明,浅浅地咬一下,嘴巴里立马就是沙沙的、且干且湿的立体质感,再加上“油”的滋润,以及香的弥漫,嘴巴里更是香气馥郁,舌齿相忘。那味道,在当时绝对无可替代。
母亲腌制的那一缸咸鸡蛋,在此后一段时间,就会不定期地出现在饭桌上。有时,一个蛋被切成两半,有时,被分成四瓣,但不管分成多少,饭桌上的父母总是浅尝辄止,只吃那么少少的一点,把更多的,留给了我们。天下父母,皆如此吧。
一缸咸鸡蛋,终有吃完的时候。于是,味蕾又有了期盼,总想时间快点儿走,尽早赶到下一个中秋节。
成年后,随着异地求学的开始,与故乡不再时时亲近,再后来,他乡工作、安家,与故乡的距离,好像渐行渐远,而每年中秋,母亲腌制的咸鸡蛋,就再也没吃过。又至中秋,望着老人背篓里的咸鸭蛋,果断捡了两个——煮咸蛋吃,油油的蛋黄里,或许会有故乡的模样。
传说中的掌柜,幸运搭上70年代末班车,游乡串野,行涉山林。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