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临近,秋阳似火,玉米的叶片早已焦黄,而玉米杆上的果实潜藏其间,随着热辣的秋风微微晃动。“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爹站在地头,喃喃自语,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丰收的气息弥漫在这片土地上,待颗粒归仓,爹娘的内心充盈着甜甜的幸福感,皱纹虽然苍老,笑容依旧灿烂。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爹娘把根牢牢地扎在了这片土地上,田间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们走过的脚印,每一个土坷垃都有他们捏碎时的汗水。
春种秋收,斗转星移,心中对田间禾苗的牵挂甚于自己的安康。春寒料峭,爹娘会结伴来到田间地头,看看青青麦苗的长势,荷锄耕作,拔草灌溉,饶是春风吹拂,寒冷袭骨,他们却依旧汗流浃背。

劳作勤勉,真实不做作,待禾苗如儿女,呵护有加。庄稼与人的心灵会产生共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有回报。待麦苗拔节,庄稼长势喜人,高出临近地块寸许有余,幸福感溢于言表。
田地无言,耕耘不止,爹娘却在十年间显得愈加沧桑。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繁重的体力劳动,无怨无悔,秉持着对田地的爱多一分收成就能增一分的执着,几乎天天泡在庄稼地里。
锄草、浇水、施肥……流程清晰,兜兜转转,经年不辍,丝毫没有马虎。在我看来举手之劳的活计,他们却认真、细致地对待。饶是农闲时分,爹娘也在修理、打磨、缝补耕作的农具,一套耕作的家伙儿备得完好无缺,以备不时之需。

偶尔小憩,疲乏渗入骨,爹会鼾声如雷,娘会悄然做一碗清汤面,上压一荷包鸡蛋,待爹梦醒之后能大快朵颐。爹娘相扶相助,共同在这片土地上奔走生活,彼此的熟络有时靠一个眼神就能传递,是那么质朴、忠厚。
“俺爹是一介老农”,我曾在某短文中肆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农耕的印记深烙在爹娘观念之中。于新鲜事物,他们多了一丝谨慎小心和不安。喷洒农药的药筒是手动的,炎炎夏日,背着满满一桶水在庄稼地里来回走动,手摇臂动,才能把压力随机械的运动灌输到桶内,稍一停留,药水就断流无法喷洒。
一桶药打完,厚厚的防护服内早已汗水如流,稍不注意,人就会被弥漫的农药熏倒。为做好防护,爹娘小心谨慎,却时不常会中招。随着科技进步,新款喷药装备诞生了,充电完毕,自动喷洒,省时省劲,爹娘观望许久,待大家伙都使用了,才谨慎地购买一台。

桶背在肩上,电源一开,自动喷雾,原需半天功夫的喷洒仅半个小时就能完工,而且喷洒均匀,省时省力。爹娘感慨现代化装备的好用,内心的固防稍稍松动,对新事物多了一丝好奇,对未来的展望又高了一个层级。
在农村,人力架子车是必不可少的劳作工具,随着家庭经济条件好转,爹娘也购买了一台燃油三轮车,曾经靠脚底板走路,笃信一步一个脚印的他们享受到了三轮车风驰电掣的魅力。
夏收时分,待联合收割机开到地头,在爹娘期待的目光中,饱满的麦粒倾泻于三轮车的车斗内。不到一个小时,整块地的麦收就结束了,曾经挥汗如雨、镰刀翻飞,需要忙碌半个多月的麦收场景留在了回忆。爹娘准备的收割工具也暂时歇工了,随着时间流逝,必然会成为悬于墙壁的老古董。

回眸十年光阴,件件事事犹如电影的胶片般在脑海一闪而过,清晰的、模糊的,每一件琐碎往事都值得回味、咂摸,里面蕴含着爹娘作为老农的辛劳和耕耘。有点滴汗水的凝结和润泽,有勤勉质朴的凝视和守望。
一袭白发尽染岁月的痕迹,额头道道深浅不一的纹路印证了岁月的痕迹——笃实、厚重、朴素,值得尊重和赓续!
这十年,初心依旧,耕耘不辍,才有迈向小康的一日三餐!这十年,无私奉献,为家辛劳,才有充盈幸福感的温馨家园!致敬,平凡的爹娘!致敬,万千如爹娘般在中华大地辛劳的平凡长辈们!
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