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自己的散文集《乡愁》后记中,简单地写了几句有关“记住乡愁”的话,之后一直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多说几句,但没有合适的机会。近日应朋友之邀,欣然参观了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看见那些古老的物质载体,又勾起我先前正想说的那个“乡愁”。
那是“白露”前几日,江南的初秋还有点闷热。我们一行驱车前往座落在木兰湖畔的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里距汉口约65公里,隶属黄陂区木兰乡辖域。
来到挂有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匾牌的古民居村落大门前,只见门楼高耸,两丈高的朱门上每扇“三九二十七”个铜钉嵌在厚厚的门板上,配上高高的门槛,煞是威严。
我们缓步进院,院内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斗拱飞檐的古代豪宅映入眼帘。馆舍占地160亩,建有明藩王馆和明清古建筑馆共13幢,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为国内罕见。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走进设在卢氏老宅的藩王博物馆。该馆汇集了我省历年来考古发掘的明代武汉楚昭王墓、钟祥梁庄王墓、郢靖王墓、蕲春荆敬王墓等精美文物,王府、王陵建筑构件及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专题展示湖北明代藩王的历史人文轨迹。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明代是湖北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湖北在明代属湖广行省,武昌为湖广省会。
据史料载:明代实行藩王分封制。今湖北地区因土地平旷、富庶繁华,先后有楚、湘、辽、郢、襄、梁、荆、兴、岐、寿、景、惠等12王分封于此,建府兴陵,一时“宗藩棋布,岁赋实繁”(《湖广图序》),对明代湖北地区社会生活诸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遗存以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科技、艺术审美价值,成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走出明代藩王博物馆,我们接着参观明清古建筑。这里有10多幢各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这些建筑规制大都整饬威严,布局宏观繁富,不仅是明清大家权力或富贵的象征,也体现出明清精湛臻丽的建筑工艺。舒家老屋“歪门邪道”,顺应环境。室内建有5个天井,这在民宅中为最多的了,体现“天人合一”,充分采光透风。还有半部世家的赵氏书屋,雕梁画栋,不论是镂空雕还是浮雕,不论是单幅人物花鸟雕还是传说故事连环雕,无不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真是“无雕不成屋,有雕斯为贵”啊。
这里有会馆——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籍人士聚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或谈生意,或会朋友,或娱乐休闲,或歇脚住店。这里有戏台,这里有茶道,这里有家乡酒菜,这里有民间俗话,有说不完的家常,有道不尽的乡情。
廖氏祠堂里,最耀眼的是挂在堂上廖氏祖训:一、孝顺父母二、友爱兄弟三、恪谨祭祀四、笃厚宗族五、培植祖茔六、训课子孙七、矜恤寡幼八、严定抱养九、惩治匪类十、整肃闺田。
阮氏家族也跻进博物馆,占据3家,更添风姿。阮士保就开起小卖部,卖副食、农资、百货等,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应有尽有,民众称便。
陈献甲陈氏家族,是个众大家族,多大?大得你不敢相信。请看一副楹联便知:“聚族三千口人间第一,合餐四百年天下无双”。我发现,这里每栋建筑室内都是石墩木柱,连三暗五(或七)间,厢房阁楼,圆木列架,卯榫结构,天井堂屋敞亮通透,古色古色古韵……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一座节孝坊。这座节孝坊由光绪帝亲题牌匾。兹为纪念儒士黄保赤之发妻张氏而立。张氏由24岁始至64岁终一直忠守节操,抚幼成才,正如牌坊上端所书“冰心”、“霜操”。
参观前后,我不由想起很多很多。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落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每天消失几十个。最近30年有4万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消失了。另据报道,仅2010年至2012年间,湖北省内自然村从15.51万个减至14.826万个,几乎每天消失六七个(特别是发达地区更快些)。在许多地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传统文化却一再被边缘化甚至损毁。那些曾让我们心灵为之而震颤的、美好的旧学堂、石牌坊、老风景、古寨墙,还有祖屋、石桥、古井、小河等,正在推土机夜以继日的轰鸣声中渐行渐远。古村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装腔作势的异地复原体。可惜的是,这最多只有依稀的记忆,很难有“记得住的乡愁”。反过来说,要注重推进故乡记忆工程。因为只有活态传统文化风貌,才能在今天真正勾起我们无限的乡愁。
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修建三峡工程时的一项移民工程,或曰文物迁移迁建复原工程,或曰移植文化,播洒友谊,栽种文明的工程。每幢房子的砖瓦、石材等,在拆迁、搬运时都被编上了序号,以利复建。黄陂区木兰乡也无偿提供160亩黄金地块,供建馆保留文化遗存之用。中国现今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应是美好的环境以及乡愁的载体。要知乡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层面的东西。因而,建设,就要像湖北明清古建筑村那样顺应自然,迁徙重建,整旧如旧,细心呵护;发展,就要像建设三峡工程那样保护明清古建筑,守住并拓展静美的中华瑰宝。
乡愁是现代人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乡土中国的情感归依,精神寄托。因此,乡愁不仅对应乡土文化,也接续城市文明。当下很多城市人只有故乡,没有故土。袅袅炊烟里,祖母的土灶煨汤、外婆的锅粑稀饭,再也没有了。硕大的蒲扇下,爷爷“本分为人,老实做事”的泥土气息的嘱咐也稀少了。虽说乡情永恒,但时间长了、久了,内心真实的情感像素还会很高吗?真情能拴得久远吗?记住乡愁,守望故土,拴住乡音,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它是民族的。我以为,记着乡愁的时候,你是善良的。反之,你可以忘了做人的根本。这么说,乡愁也是一种美学。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