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乡间老物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黄陂好物 > 乡间老物 >

乡间即将消失的传统农具——犁

  • 字体
犁,是农民种田的第一套工序,犁轭架牛颈,犁人一声吼,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扶,犁田必须在田埂边留三犁宽,顺时针方向开犁,再逆时针方向把留下三犁宽翻犁过来,俗语称,绞埂。只见田土顺犁的右边依次翻倒,但高低不平。驾驭牛有专业语言,如撇之,是右转;牵之,是左转;哇之,是停止……
民间有《犁田歌》曰:“骚牯犁田几千年,翻耕山畈旱水田。播洒陈年谷种子,牛郎织女在凡间。”史料记载,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是我国政治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之间激烈的争霸战争,对综合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极大的促进农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牛耕和铁质农具可谓是因运而生。
秦汉时期,官府专门设立了农具管理部门,召集一些能工巧匠,从事农具设计制造。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对犁没有任何改进,隋唐时代,随着国土面积扩大,耕地也大幅度增多,对犁作了重大改进。
唐朝诗人陆龟蒙有关犁的专著《耒耜经》描写细致:“犁,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柱),曰策额(套牛脖子),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键,曰犁槃。”就是说这犁有多种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和木制零件组装而成。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犁全长一丈二尺,犁镵长一尺四寸,宽六寸。犁壁长宽一尺(起翻土作用)。犁底长四尺,宽四寸(犁底和犁镵固定犁头)。犁辕长九尺,它和犁评起支配犁工作的作用。犁评是调节犁头上下,加压犁浅,放压犁深。有句土话“田犁深一寸,稻谷挑不动”,调节深浅的原理延续至今天机械犁铧。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