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黄陂盘龙城,在高楼林立的路边,一栋不高的明清风格小楼出现在眼前,杨楼子湾老榨坊几个字很显眼,车刚停下,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这间老榨坊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产的菜籽油也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近闻名。
外墙上挂着古朴的牌坊,地面上的砖瓦、石碾和陶罐,让这栋老屋更显沧桑。作为老榨坊的主人,57岁的杨德元榨了一辈子的油,他说,“我还是放不下这份凝结一辈子心血的手艺。”
跟随他走进内屋,杨德元麻利地把牛轭架在大水牛的脖子上,工人们抖抖绳子,水牛沿着直径约2米的圆形石槽“转圈”,石轮一圈圈碾过石槽内的菜籽,发出吱吱的声音,轮下的菜籽被磨成粉末,粘在轮子上,又掉进槽内。
一个多小时后,杨德元小心翼翼地舀起石槽中的粉末走进油坊,倒进热气腾腾的锅盖上铺平,并不时往土灶里添柴火,在火光的映照下,汗水从黝黑的脸颊流下。
趁着蒸菜籽粉的间隙,杨德元在地上的石磨上铺上一层干稻草和两个钢圈,他用木瓢将这些冒着热气的粉末舀出倒在稻草上,再将稻草全部卷起,然后穿双专用鞋套,双脚在稻草上用力踩踏,10多分钟后,一个直径约37厘米的油饼就形成了。
杨德元和同伴合力把油饼放进“榨油机”——这是一个由两棵百年枫树合力形成的简易设备,大树中间被挖空形成一个槽子,槽子的大小与油饼的直径,基本一致。
油饼放好后,杨德元已是满头大汗,他腰系围兜,往油槽里塞进一个个木楔子,用吊在屋梁上的木桩,一次次撞击榨机,“咚咚”的声响在房间里回荡。“出油咯……”木槽下面的盆子里,突然传出滴滴声,杨德元停止撞击,跪在地上俯身看着这涓涓细流,眼睛里写满兴奋与喜悦。
用这种传统工艺榨油,所有工序需要5个人,从挑选菜籽到出榨成油需要6小时,每天只能出两榨。
杨德元说,他不打麻将不抽烟不喝酒,就好这口“老味”的穿越感觉。他介绍,明嘉靖年间,黄陂盘龙城就开始榨油,其生意以挑油转乡、以籽换油循环进行,在当地延续了450多年,杨德元则是杨楼子湾古榨房的第13代传人。
如今,他还把老榨坊办成了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