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学堂的来历
道明学堂,创立于清王朝摇摇欲坠的一九〇八年。其时正值清王朝科举考试废除,新式学堂兴起之风云变幻时期。黄陂北乡仁人志土潘正道,胡康民,彭寿明,易哲(则)民等人紧跟时代步伐,为了积极宣传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开启民智,创立了黄陂北乡第一所新式学堂,此即道明学堂。道明学堂的得名,源自生长于黄陂的宋代儒学大师程明道(程颢,学者称其为明道先生,出生于北宋明道元年,即1032年。),却也与《四书》《大学》篇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圣贤文字相契合,更暗含创立者名字,看似偶然巧合,实则精妙天成。最重要的是,道明学堂是教授新课程启迪新思想培育新师生的学校,与旧式塾学书院完全迥异。创立未几,辛亥革命爆发,中华大地天翻地覆,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道明学堂如明灯,照亮了暗昧时代人们的思想;如火把,点燃了推翻帝制拥抱共和的人们的激情。
这里走出过一位武汉市副市长
道明学堂,不仅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殿堂,学堂师生更成为建设民主共和新社会的积极践行者。学堂教师潘正道、胡康民、姚汝婴等先生既在讲堂之上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又在讲堂之外投身革命,成为能文能武的师者和战士。姚汝婴先生最后牺牲于消灭地方反动军阀的现在的湖北省来凤县战场,为共和国体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潘正道先生积极奔走奋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成立之时,潘正道先生已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被任用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是我黄陂三中永远的楷模。
为推翻帝制浴血奋战的学生奋勇军
老师以身示范英勇于前,学生效仿师长奋勇于后。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道明学堂学生组成奋勇军,在师长引领下投身疆场,浴血奋战,英勇无畏。奋勇军从五通口北上,长驱攻克长轩岭镇,河口镇,兵锋直抵河南罗山县,师生戮力,取得重大胜利。道明学堂的师生用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行为,为民主共和国体的创立贡献了他们的力量。
抗战时期的道明学堂
时光荏苒,抗战时期,日寇侵占武汉,黄陂沦陷,道明学堂为寇贼占据,日寇将学堂设为养马场,学堂惨遭破坏毁损,师生星散,学堂不复存在,包括道明学堂在内的中华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当时的中国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竟然没有安放几张书桌的净土,实为民族的大不幸。
抗战胜利后,尽管国内政局错综复杂,但恢复国民教育的呼声高涨,在黄陂北乡有志之士的呼吁下,道明学堂相继在长轩岭街南一经堂恢复,解放前夕,学校又迁至长轩岭街中关帝庙内举办。艰苦的环境,艰难的历程,道明学堂顽强生存下来,道明学堂薪火始终不灭,一直延传下来。
跟共和国同时诞生的黄陂三中
1949年5月,黄陂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但发展教育事业始终是国家的坚定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黄陂县人民政府把道明小学改办为黄陂县第三中学,校址位于长轩岭镇横路街32号。学校恢复之始,设于长轩岭镇南约2公里的五柳新村(今长轩岭街黄土园村陶家栗),黄陂县首任县长刘振歧兼任名誉校长。1954年,学校迁回现校址。1958年秋,开始设置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隶属于孝感地区,黄陂县两级领导。1969年,划为区级中学。1978年,改为县属重点高中。2006年被评为武汉市市级示范高中至今。
风雨百年,光阴迅速。从诞生之初的道明学堂到黄陂三中,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始终把办学宗旨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培育建设国家、忠于人民的优秀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