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横店小镇就有一个国有明星企业,就是京广铁路线上的横店火车站。当时由于黄陂县城以及整个鄂东不通铁路,而横店镇又是仅次于县城的全县第二大镇,具有独一无二交通优势的横店火车站就发挥着较大作用,南来北往的人员流动,西进东出的物资集散,也给小镇带来了快速发展。搬运站、木材站、铁路货站、粮食中转站、物资仓储等等十分的繁忙。
当年的横店火车站建设规模也比较大,是武汉铁路分局下属的一个重要工区,包括客运、货运、机务、货场等业务,当时的职工人员也比较多,建有职工家属区,职工享受国企的一切优惠待遇,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也倍感自豪,车站当年有二个站台,六条铁路线,一号站台有三条铁路,其中一条为南下停靠横店的客运专线,其余二条为京广不停站南下北上直通专线。二号站台三条铁路,其中一条为北上停靠横店的客运专线,其余二条为南下北上停靠横店装卸货物的货运专线,六条铁路线每天都十分的繁忙。
火车站客运建筑是红墙红瓦的一层小洋房,售票处和候车厅连在一起,厅内地面是用红砖铺设,厅内没有座椅,也没有茶水间等服务部,厕所在候车厅外左侧另建,整个候车大厅干净卫生,宽敞明亮,每天候车的乘客很多,厅内唯有一处彭姓人家摆设的书摊,新做的木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小人书,每看一本收二分钱,十几个小方凳总是坐满候车的旅客,小小的生意也十分的红火,乘客也因为有了这个书摊,一方面满足了看书阅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等车无聊的焦虑心情,也深受乘客欢迎。
每当客车进站前半小时,车站服务员就开始剪票,乘客们依次剪票后走到站台等候上车,当列车进站停稳后,按照先下后上规定有序上下车,车站没有专门的出站口,车站只安排站台南北二头服务员查验票后,乘客才能出站,在当时人们还不富裕的年代,逃票的人还是很多的。
除了正常的客运列车外,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年时的“春运”,是火车站客运最繁忙的期间,从县城及鄂东地区的人们到汉口走亲访友,以及从汉口返乡回家的人特别的多,又因为没有其他交通出行,武汉铁路局为解决“春运”客车少的情况,精心安排了从汉口到横店的短程加班专列车来回往返于两地,每天十几趟,这种加开专列并不是正规的绿皮客车,而是没有座椅的黑色铁皮货车,当时人们俗称“闷罐车”,车厢黑乎乎的,拉上铁门只留一条小缝给列车员看守之用。当列车一进站停稳后,站台上黑压压的人群一片,有下车的,也有上车的,有挑着东西的,也有肩背手提东西的,嘈杂声一片,列车员当时第一职责就是保证乘客安全。
到了八十年代,武汉市开通了直通横店的28路公交车,人们来往于武汉就可以随时出行,而乘火车的人相对减少,而运行了二十多年的“春运”加开专列也停运,只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到了九十年代,黄陂已成为武汉市的一个区,随着汉口至黄陂的汉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横店火车站的客运也完成了运行几十年的客运使命。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位于武汉北郊京广线上的横店火车站迎来了历史性的变化,在老横店火车站南,现已建成亚洲首屈一指,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综合编组站——武汉北站,每天编组集结近300列,与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连接,成为中欧班列(武汉)坚实的“后厂保障”。
经历了近七十年发展变化的横店火车站依然还在,成为一代人永远的记忆中。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