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五四年公私合营后,横店供销社的商业经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继成立了糕饼加工厂,酱菜加工厂和四海楼等餐饮店。
最早的酱菜厂坐落在供销社办公楼后的大院子里,南起文教街,北临卫生街,西边是一个水塘紧靠着黄龙墩灌渠,院内建有供销社的一排仓库和几间酱菜加工作坊,几十口大缸整齐的摆在院子中央,缸内是泡酱菜的盐水,我母亲是酱菜厂新招收的第一批职工,当时的酱菜产品主要是根据我们当地产的蔬菜为主进行再加工,有雪里红咸菜、高脚白酸菜、酱黄瓜和泡大蒜头等,而较出名的是酱泡梭依萝卜,脆甜好吃,所有的酱菜产品当时深受人们的欢迎,产品除了自销外,大部分则是销往外地。自销店铺开设在前进街与文教街转角处,店面不大,但生意还可以,卖酱菜的是一位老职工,大家喊他彭伯,一般顾客买好酱菜后,彭伯就用干的荷叶包好,再用细纸绳扎上交给顾客,顺便说上一句:“欢迎下次再来。”
秋后是酱菜厂收购加工的繁忙季节,大量的蔬菜进厂,清洗、晾晒、加工等就要请一些临时工帮忙,供销社领导就会优先考虑在家闲着的本单位职工家属和孩子,这一天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到酱菜厂做零工,工厂负责人罗厂长就安排姐姐到加工间切萝卜,切梭依萝卜是有讲究的,正反两面斜切,不能切断,切好后一抖萝卜变长丝相连不断,还是一个整萝卜。我当时小就安排在另一处拔新鲜的大蒜,新大蒜收购后是不用清洗的,只要把外层的蒜皮拔掉,嫩皮留下就可以了,切萝卜和拔大蒜都是论斤结算,我和姐姐几天干下来也能挣到一些钱贴补家用。
随着酱菜产品生意的增大,现有的加工厂不能满足需求,几年后进行了搬迁扩建,新的厂建在镇东,顺着民主街一直朝前,穿过京广铁路到汉黄公路横店汽车站旁的一座小山上,后来人们习惯称这地方叫酱园山,母亲也因为新厂的搬迁每天上班要走很多路,特别是雨雪天,下班后总是很晚才到家。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酱菜加工厂早已不复存在,但母亲顶风冒雨上班的背影历历在目,酱菜厂名牌产品“梭依萝卜”清脆爽口的老味道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