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期,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解决人们生存的粮食问题,中央为了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助农政策,毕竟“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大,全国各省专门设立了“粮食厅”,市县都设立了粮食局,统筹协调解决全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素有“鱼米之乡”的湖北省是产粮大省,更具有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
距武汉较近的横店,依靠京广线的交通优势,是当时粮食加工集散储运的中心,粮站在横店小镇南部,与当时的区政府大院相邻,是一片较大的建筑群,分为粮食加工厂,粮食储运仓库和粮店三大部分。
当年的粮食加工厂,可以说是一座现代化的高大建筑,白墙红瓦,屋顶矗立着带有风向标的高大除尘烟筒,厂内新安装的设备昼夜轰鸣,长长的传送带把加工的稻谷源源不断的送进加工设备,加工好的大米一麻袋一麻袋用推车运往仓库储存,设备另一端传送带把加工完的稻壳输送到南边的露天仓库,全厂各个工序职工尽职尽责有序操作,对于横店粮站加工厂的安保工作,上级领导特别重视,加工厂保卫负责人是一个五十多岁外省籍的转业干部,据说是一位老红军,镇上的居民经常到加工厂买谷壳回家做饭和冬天取暖,我上小学时母亲也经常带我去买谷壳,装满一麻袋后我和母亲一起抬着回家,从小就养成了吃苦的劳动习惯。
粮站仓库是坐东朝西,一排排白墙红瓦的一层砖木结构,仓库水泥地面用白油漆划分成“通道”和堆码区《1》《2》等,一包一包的大米堆码整整齐齐,麻袋上印有蓝色“中粮”二个大字,每一堆码区前放置一块牌子记录着数量和入库时间,按先进库先出库原则,发送到火车站运往全国各地,随着需求的增加,后来又扩建了几排仓库。
粮店建在粮站区的最东面,是一排和仓库一样大小的白墙红瓦一层建筑,由于粮店的功能多,被分隔为多间。在粮店和仓库之间,修建有一块较大水泥地面的场地,它有二个功能,由于粮店进出人员多,具有与仓库分隔的安全功能,二是每到收粮季节,交售爱国粮的人和马车较多,在场地等候过称待检功能,我上初中时和邻居同学多次到这块场地练习骑自行车。
当年横店镇居民和各企业单位商品粮职工每月的粮食定量审核是有严格标准的,每个家庭是根据年龄分为学生和成人定量,而职工是根据岗位定量,如干部每月二十七斤,而装卸工、体能消耗大的每月定量是四十五斤,我家当时有八口人,我每次去粮店买米,母亲总是把粮本、钱、油瓶和布袋先准备好,告诉我买多少斤米油,还一再叮嘱我不要把东西弄丢了,我拿好东西到粮店,有时人多还得排队,买好米油回到家中先将油瓶放入碗橱中,然后将米倒入米缸中,并把米缸盖好。在那个年代,横店镇居民每家都必备二个缸,一个是米缸,另一个则是水缸,米缸装米既能防潮卫生,又能防老鼠偷吃,如果家中有人在省内其他市县工作,就得到粮店兑换本省粮票,便于在当地购粮,如是到外省或外省职工到当地工作,就得用全国粮票购粮。
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大幅提高,生活物资也极大丰富,经历了五十多年的粮食定量政策无形取消,粮食供应全放开市场化,粮店再也不卖粮了,粮票成为爱好者的收藏品,横店粮站进行全面改制,即不储存粮食,也不供应粮油,但横店粮站还依然存在,它依然存在于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中。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