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横店小镇随着全国掀起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城镇公私合营运动的开展,使小镇原有个体商铺集中成立了横店供销合作社,原有的个体手工作坊联合起来相继成立了木器社、竹器社、铁器社和剪刀社等等。
生活物价的逐步稳定,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居民们在工作之余期盼着娱乐方面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中“横店剧院”应运而生,最初居民们叫它“戏园子”,是一个能容纳近五百人的砖木一层建筑,坐西朝东,正门紧临横店镇主要的前进大街,内部也没有什么装修,除了大舞台和化妆间之外,大厅的观众席分为二个部分,正对舞台中间视觉较好的部分用木栅栏围起,是正坐席,其余两侧和正坐席后面叫普通席,票价也有所区别。座位不对号,是木制固定的长条凳,没有后靠背,当时看起来有些简陋,但他却是横店镇最早正式的第一座影剧院。
“戏园子”建成后,一段时间生意也特别兴隆,黄陂楚剧团、黄陂曲艺团也经常到“戏园子”演出,就连湖北省楚剧团的早期名角沈云陔、关啸彬、李雅樵等也来横店演出经典剧目:“三世仇、四下河南、葛麻”等等,深受居民喜欢,湖北楚剧源于黄陂,在全国与“汉剧”齐名,而黄陂曲艺团的演出,老少皆宜,更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王鸣乐、陈谦文的“湖北大鼓”用近似武汉方言的黄陂话更是场场爆满。据记载“湖北大鼓”始于清代,分南北两派系,南派起源于黄陂,直到现在仍然深受观众喜爱,而北派未发展起来。“戏园子”除了白天的戏曲演出,晚上的电影也深受居民的欢迎,当时门票五分钱一张,但在哪个年代,虽说孩子们喜欢看电影,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看得起的。
到了六十年代初,横店镇也成立了业余文工团,都是企业的职工,下班后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排练节目,特别是用黄陂话排练的话剧“雷雨”的上演,受到广大居民的喜欢。
文化大革命后,戏曲、电影不上演了,各企业单位的文艺宣传队是影剧院的主角,除了宣传队晚上演出外,白天影剧院另一个功能就是会场,誓师会,批斗会,也经常在影剧院召开。
到了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老“戏园子”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造修建,内部原来无靠背长条凳换成了木制长条靠背凳,原有的木栅栏全部拆除,观众席整齐划一,显得敞亮了很多,业余文工团排练的楚剧“样板戏”和文艺演出也很活跃。
到了八十年代,“戏园子”迎来了建立后的鼎盛时期,“横店电影院”几个大字立在正门上方,每天放映着进口和国产的新影片,新一代演员的演技也达到了极致,这时的年轻人再也不为买起电影票而发愁,而成为“追星”一族,“戏园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影院。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每家每户黑白电视机逐渐换成了彩电,镇上也开办了多家网吧和KTV娱乐厅,人们的娱乐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看电影再也不是唯一吸引人的场所,慢慢的横店影院受环境条件所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经镇有关部门同意,将原影院改建成更受居民欢迎的现代化菜市场,同时在中百仓储楼上修建了更适合年轻人的现代化新的影院,内设多个小影厅。
虽然过去了近六十年,远在他乡的我仍然忘不了老的“横店戏园子”,仍然还记得当年看戏、看电影的热闹场景。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