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字号起源
盘龙城杨楼子湾古榨坊,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1558年)。漕运繁荣时期,从黄花涝这里的渡口运出的货物中常常混着浓郁的油香,而这多半是出自杨楼子榨油坊。如今,黄花涝古镇风华已不复存在,杨楼子的麻油依然十里飘香。2011年,杨楼子湾古榨坊成为第一批被正式授牌的“武汉老字号”之一。
杨家祖上最初是在黄花涝做行船漕运的。1557年,“六世祖”杨叔春运送货物行船至盘龙城湖畔,突遇狂风暴雨,船只几乎倾翻。杨叔春敬香祈祷;若能平安到岸,当许神酒三坛,唱戏三本以酬谢。没想到,一会儿风平浪静了,发现船尾一堆芝麻和菜籽发了芽。他认为这是上天指引,于是就来到了杨楼子湾,开始从事榨油事业。经过几代人钻研,榨油技艺愈加精湛,油品醇香清冽,生产的“寿康坊小麻油”更是一度为皇宫贡品。
榨坊经营到19世纪末期时,“春榨菜籽冬榨棉,夏榨花生和芝麻”,榨坊的麻油和其他油品行销甚远,多处开有分店,就连饼渣肥料也通过水运销往长江沿线甚至南洋(现在东南亚)一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黄陂盘龙城一带流传过一句俗话,“养女不嫁杨家楼,白天种地晚上榨油”,可见杨楼子湾榨油坊之辛苦,更说明了杨家榨坊在这一带名气之大。
千年古榨赖扶持,一滴油香三镇知。杨楼子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1952年土改后,杨楼子老榨坊的第十二代传人杨五一被划成了工商业兼地主,田地房产一律没收;1956年,榨坊也成了公私合营的村办企业。杨五一虽戴着地主的帽子,却因他独有的手艺和技术,被破格允许留在榨坊指导生产。1979年,杨五一的儿子杨德元开始在榨坊榨油,帮忙打杂。
1982年,杨德元在和父亲商量后,筹集了一笔款项,分别在1986年和1992年,先后买断了杨楼子湾和叶村店两处榨坊的经营权。有了父亲的技术和声望,杨德元的榨坊年年盈利,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他办起了武汉盘龙城杨楼子榨油有限公司。
2、发展现状
走进现在的杨楼子老榨坊,空气中飘荡着醇厚的芝麻香和柴火味。榨坊一角,柴禾老灶上,铁锅里的芝麻被炒得芳香四溢,一位师傅在旁边用黄金稻草将炒、蒸后的芝麻捆扎成草饼,随机赤脚套上鞋套上去一通狂踩使之结实,行似民间舞蹈。
如今,杨楼子仍保留着古老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可以拿花生或者菜籽等原料来榨油。杨德元还会根据顾客要求,推荐更合适的油品。
2012年,杨德元创办了武汉市第一个农民私人博物馆——武汉杨楼子湾榨坊博物馆。这座仿明清建筑里不仅收藏着明清时期与榨油有关的老工具和容器,明清的碾槽,石磨,风斗及不同年代的油缸。还有一台保存完好,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木榨,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让人恍如置身于数百年前的农耕文明的氛围。
3、特色产品
杨楼子生产的油,从晒籽、去杂、炒籽、粉碎、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入缸到转缸共有十多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该技艺400多年前就被写进《天工开物》,并于2011年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我爸到我手上,我们改变的只是生产工具。譬如说把木料和石料改为铁质的,把土灶改为锅炉,用机械动力代替畜力等等。”杨德元坚持不搞现代机械化生产,“绝对不掺任何化学添加剂,货真价实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目前,杨楼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蒸蒸日上,杨德元计划在临街建成透明的榨油间,向来往的市民演示传统榨油技艺,并将孙子培养成第15代传人,他表示:还要建一个更大更好的榨油坊和博物馆,真正把这门古老技艺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