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不开故土,哪怕是短暂的别离,都让他们念念不忘。
北漂的我扎根于遥远的他乡,娶妻生子,异乡早已融入血液之中,他乡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因孩子的缘故,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照看幼小的孙儿,言谈之中时不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田间的瓜果快熟了,地里的庄稼该锄了,念叨不止,话题不断。那是一种牵肠挂肚的情,勾连着心弦,扯得人生疼。
与妻商量之后,忍痛让父母把孩子带回老家抚养,一听此决定,父母的笑脸上挂着一种轻松,心头的重压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连夜收拾孩子的衣裤、奶粉、玩具,拉杆箱中填得满当当,父母身上还挂着几个大袋子,全是为孩子准备的东西,仿若当年逃荒的难民。
父母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回到了老家,又把我和妻儿的牵挂带到了远方。每天几通电话,都是孩子牙牙学语的笑声。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细心,把曾经养育儿女的经验全拾掇出来,全部精力集中到孩子身上。
孩子一声啼哭,母亲马上放下手中锅铲,跑到床边去看护,却让锅中的饭食焦糊味四溢。夜晚降临,孩子面对笼罩四野的黑夜,啼哭不止,父母就轮番抱着他在屋内走动,一直到孩子昏沉沉坠入梦乡,胳膊酸麻的父母疲惫不堪,午夜早已过去,拂晓即将来临。
无数个日日夜夜,父母日渐消瘦,而孩子却日渐长高,顽皮的模样让远方的妻儿放下了一直忐忑不安的心,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用勤奋工作抵消浓浓的念儿情。
乡村的田野是阔达、自在的,是儿童无拘无束的乐园。父母带着孩子游走于田间地头,春日和风吹拂,蹒跚学步的孩子在麦地的田垄上向春天招手,使劲一拽,一把青油油正拔节的麦苗被他抓在手中,弄得满手青汁,回头挠挠耳摸摸脸,顿时满脸花活,好似丑角一枚。
洋洋得意的他却浑然不知,依旧用两只小手东抓西挠,方寸之间被他侵扰得“四邻不安”。父母的嗔怪声中饱蘸对孩子的深情,拍拍小手,再用汗水打湿的毛巾给孩子擦擦脸颊,劳作虽累,有孙儿在身边,父母的劲头依然十足,仿若给孩子做遮风避雨的山墙。
岁月积淀于每一日的时光流转中,孩子慢慢长大,从蹒跚学步到步子稳健,从牙牙学语到口齿清晰,每一步成长都是父母细心呵护的结晶。孩子跟随着他们,也把乡村的气味和泥土的芬芳吮吸到了自己的记忆之中。
假期随父母来和我们团聚,新鲜感在几天时间就消散了,孩子哭闹着跟随爷爷奶奶回到老家去,那里有他的根,有他童年的记忆,更有他熟悉的味道。清贫的日子造就了孩子对生活淡然的态度,人虽小,却懂得长辈辛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背诵出口,让大家在拍手鼓掌的同时,也让我心生愧疚。
陪伴比金钱重要,行动比话语关键。曾以为,一份份包裹邮寄回家,是我堂前尽孝,能弥补对父母和儿子的空缺,现在看来这些远远不够,琳琅满目的物品无法与那份沉甸甸的牵挂等同。
时光荏苒,孩子该上小学了,父母把他送到了我们身边,每每夜深人静,孩子口中喃喃自语的依旧是爷爷奶奶。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孩子的焦虑不安在升腾,为缓解这种压力,只得把父母接来陪伴,好让孩子度过这段“断乳”期。
步入校园,同龄孩子的嬉笑玩耍,暂时让孩子的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住校一周,每到周五放学,就要迫不及待地见到爷爷奶奶,他们在一起时的那种轻松惬意,让孩子彻底把情绪松弛下来。
孩子最盼望的就是寒暑假到来,急匆匆要回老家,拾掇行李的时候,开心的笑脸上洋溢着幸福感。回到老屋,翻箱倒柜,把一件件简陋的玩具拿出来,反复玩耍,笑声绽放在庭院上空。
父母在灶间忙碌,热炒的青菜、凉调的萝卜、蒸熟的馒头、飘香的米粥,一桌素淡的饮食,围坐在桌边的我们,欢声笑语之中有一份恬淡与安宁,有一种家的团圆和温馨。父母的笑脸是纯粹的,孩子的蹦跳是轻松的,我们的心情是起伏的。泪水夺眶而出,悄然背转身,唯恐父母孩子伤感。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故乡故土,生活片段,入脑留迹,已深深融入我们的味觉和记忆。念念不忘家乡风土人情,念念莫忘家乡父老乡亲,无论走多远、行多久,乡念之中一线牵,牵着我们的情,挂着我们的魂。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