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义,人之向,家之和,国之强也。
李集孝义闻天下,信义兄弟感天动地。
木兰故里,花开四季。大美李集,满街孝义。自古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德在前。孝为人之本,义乃君之宗。李集街是一个孝义之乡,孝义文化,在李集街代代相传。在李集街,我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听到最多的家风家训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人生天地间,只思量做人第一是要重义。主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走进李集街,无论你走进哪户人家,都能听到如此朴实,千古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走进李集街,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一条条家规古训,犹如一股股道德力量,流淌在李集人的血液里,根植在李集人的生活中,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言行,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孝和义既是李集街的根和魂,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大美李集,满街孝义。巍巍的云雾山,秀美的山水孕育了李集街独特的文化底蕴。李集人素来“重礼、知义、行善、好义”的美名,而“行孝仗义,包容大气”的城市精神,是李集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已成为支撑孝义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文精神。李集街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手机报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传播引导正确的舆论,宣传李集街的孝义精神,以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鼓舞身边的人,为打响这一品牌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孝义文化,在李集街代代相传。
李集街是一个“道德高地”、“道德模范群星闪耀”近年来,武汉共走出了8位全国道德模范,其中就有4位全国道德模范的根在李集。“信义兄弟”孙东林、“中国好兄弟”割皮救父的“孝义兄弟”、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刘培和刘洋都是李集人,他们是一对80后兄弟,为救重度烧伤的父亲,不顾生命危险,争相割皮救父,被誉为“中国好兄弟”。李集街的“孝义文化现象”绝对不是偶然的,除李集街当地传统文化的滋养外,它还与黄陂区委、区政府以及李家集街领导的正确引导息息相关。
新时期以来,李集街与黄陂区政府以弘扬孝义文化的正能量为宗旨,在建设“孝义之区、信义之城”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力利用木兰文化节与道德讲堂,广泛宣传老百姓在家——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尊老敬贤。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道德模范、信义民工与孝义学生的评选活动,激励人们崇德向善,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村风、校风与社会风气,各类道德模范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李集街是一个孝义之乡、文明之乡,孝义文化的根在李集,李集的地理位置也与孝义文化有关。李集街道位于文明走廊的核心地带——以黄孝河、龙须河、滠水河为纽带的古木兰县与孝昌(感)县,是一条孝义文化的文明走廊。广为流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董永传说》,以及黄孝花鼓(楚剧)、湖北大鼓与农民泥塑等均发端于李集街。这里不仅走出了木兰、董永、程颐、程颢等古代孝义名人,而且以“忠孝仁义”为内核的孝义文化,也是通过当地的楚剧、大鼓、泡桐泥塑、雕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代代传承的。
李集街当地传统孝义文化的滋养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使得李集街频频涌现出道德模范,道德模范群星灿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年来,李集街先后走出了孙水林、孙东林、刘培、刘洋、汪述恩等享誉全国的道德模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是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孝亲之举,做到从点滴开始孝顺我们的父母,弘扬孝道、崇孝尚德,我们要把爱父母的感情扩大、延伸至爱他人、爱家乡、爱社会的崇高境界。李集街民风纯朴,“一街好人”。邻里之间,团结和睦。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走进“道德高地”李集街,对频频涌现道德模范的孝义之乡李集街,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