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山道教组织管理体制从明末到20世纪40年代之前,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子孙庙观,产业公有,师徒代代相传,徒弟继承师父法嗣和产业。此类庙观规模大小不一,都可以收徒弟。二为半十方丛林性质的子孙丛林,或谓子孙常住,是在子孙庙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接待游方道徒,悬挂钟板,给留住道徒安排庙观内职务,共同管理庙观事务,并可以传戒,但传戒后,就不可再收徒弟。庙观的首领为方丈,再下是监院和都管。方丈虽为一观之主,是最高的负责人,但不管具体事务。具体事务则由监院掌管,监院俗称当家。都管为监院的助手,主要职责是协助监院管理庙观的实际事务。监院之下设有客堂、寮房、库房、经堂、账房、厨房等8个执事部门。部门执事人员有三都(都管、都讲、都厨)、五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十八头(库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菜头、水头、火头、饭头、仓头、磨头、茶头、槽头等)。20世纪50年代后,木兰山的这些道教基本组织管理体制已基本不再存在。1950年3月,山上按宗教之别成立了“道教村”,村长陈宗明。但实际上这是行政性组织,而非宗教性组织。1954年底木兰山道佛两教二合为一,成立新南合作社,玉皇阁道长万昭虚任主任。1956年初改称长轩岭区木兰乡新南大队,万昭虚任正大队长,但这也是行政经济组织,而非是宗教组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木兰山道教活动恢复,1983年成立了佛道教小组,1989年佛道教分开,正式成立了道教民主管理委员会。
北宋以前,木兰山道教无明显的宗派之分。辽金之际,道教开始分衍宗派。宋室偏安于南,辽金相继统治于北,南北分治,造成了道教分裂为北派和南派的客观事实。北派偏重于丹鼎(清修),南派偏重于符箓,而丹鼎派在修炼上又分为南宗和北宗。金皇统元年(1141年),王重阳(1112-1170)创道、释、儒三教合一之全真道(北宗),至此道教正式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天师道)。由于木兰山地处南北交界要冲,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全真派和正一派同时在此传播衍生,形成了木兰山既有全真教,又有正一教的格局,南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丘处机殁后,全真教广为流传,尤以丘处机所创全真龙门派最为鼎盛。元代,全真龙门派在木兰山发展很快。明时,统治者对道教一方面表示尊崇,另一方面则采取利用与控制政策,木兰山道教总的是朝着发展的方向发展。满清王朝时,偏重佛教,乾隆四年(1739年),朝廷禁正一真人传度,道光年间停止张天师入觐,由二品降至五品,受其影响,木兰山道教一度衰落,正一道受创更重。民国后,正一道在木兰山失传。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