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湖北地方主要剧种之一。正式得名在1926年,但从之前的“黄孝花鼓戏”阶段便已进入剧种的孕育时期。黄孝花鼓是楚剧的旧称,亦称西路花鼓,二十世纪初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其声腔源自于古调“打锣腔”。
一、“打锣腔”及其传播
“打锣腔”,又称“哦呵腔”,是发源于湖北民间的土腔古调,流传甚广,大体上有两个支脉,一是花鼓戏剧种系列;二是采茶戏剧种系列。境内除孕育了楚剧的黄孝花鼓戏外,还有荆州花鼓戏(原名天沔花鼓)、东路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远安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等等,流行一时;湖北省境外,传到了湖南(多种花鼓戏)、安徽(黄梅戏、皖南花鼓戏、庐剧<旧称“二棚子”>)、江西(多种采茶戏)、浙江(睦剧)、福建(三角戏)、陕西(商雒花鼓戏)、河南(豫南花鼓戏)等省。鄂东地区的民俗活动,即灯会和庙会等活动催生了花鼓戏和采茶戏。
“打锣腔”(哦呵腔)根深蒂固。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故得以传播四方。这曲调在哪里扎了根,便自成一路风格。在湖北东部的农村,几乎很难将这种土调子从民俗生活原态中剥离出来。譬如,早年民女出嫁时有“哭娘”的习俗,哭娘是一种叙述性的歌唱啼哭,每哭一句长“喔……”一声,而这长叹一声的变音,实际上就是“啊嗬呵……”(哦呵),若伴以锣鼓,便有了节律,与唱腔体无二。
打锣腔还有另一种变异的传播,即打击乐“锣”的流传。享誉世界的“高洪泰”响器,其创始人高青庵(1882~1968)即黄陂甘棠铺高家河人。高洪泰商号创建于1914年,初以做班锣、马锣等小件打击乐器为主,而这些恰又是打锣腔的特色乐器,从制造业这一侧面,足可见彼时打锣腔是属少长咸集的盛行物。后来,高青庵与其徒弟高永运制成一种“虎音锣”,从此名扬四海。高青庵运用正锤、反锤、轻锤、重锤、虚锤、实锤等制作技巧,准确定出各种音阶,被誉为“一锤定音”的制锣王。如今,已更名为武汉锣厂的“高洪泰”,其部分产品远销到美国、德国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列为免检产品,各国亦视其为响器收藏中的珍品,而该系列产品的原生点,却正是“打锣腔”。
二、“黄孝花鼓戏”与“打锣腔”
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和一人唱众人帮腔相得益彰,是打锣腔系的特点。由于地貌与人文条件的差别,使流传到各地的“打锣腔”风格迥异,亦似同仲昆。黄孝花鼓戏的这一脉流源于湖北麻城北境风波山麓的举水,该水系由北向南,流经黄冈县旧州(今新州),于举口入长江。因此,围绕水流方向,落地生根。其腔调,即“当家腔”(主腔)是在薅草锣鼓、秧田歌和民间歌舞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彼时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所以,具有诙谐幽默的欢快特点。一度曾以小调的面貌出现,在艺术形态上与花鼓戏类型的剧种基本相同,声腔多是一戏一调,专曲专用,譬如:“卖棉纱调”、“讨学钱调”、“打莲响调”、“高跷调”、“四季相思调”等一百余支小调(楚剧现存六十支)。以曲牌形式存在,演唱无管弦伴奏,仅有锣鼓烘托与人声帮腔。之后与湖北的另一腔系――“皮黄”板腔体自然结合,形成独有的特色。它既有小调和板腔的共性,亦有“打锣腔”的遗传痕迹。但其帮腔很特殊,即在每句的末尾都衬托人声合唱,如《蔡明凤》中“蔡明凤站在大街思前想后”一句:
生唱:蔡明凤站在大街思前……
众合:想后啊嗬呵……
只这一声“啊嗬呵……”(哦呵),便唱出了早年鄂东地区的乡间味道。
三、楚剧衍变,黄陂是地理上的核心
黄孝花鼓戏的衍变,虽名曰黄孝,但却是以黄陂为地理核心的形态运动。黄陂“地瘠民贫”,历来四出谋生者众,民谚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古汉口的地理位置正在黄陂县境内,而今汉口亦只有黄陂街而没有孝感街。“汉口黄陂街,在嘉庆以前便有之。居肆商民大率黄陂人也”(《续汉口丛谈》)。黄陂街地处沿江,与汉江口近在咫尺。颇得地利,是汉口镇商业最繁茂的街市之一。随之而入的黄孝花鼓戏,其受众包括移居此地的“打铜帮”、“打铁帮”、“篓子帮”、“马车帮”、“采石帮”、染坊等手工业者和码头工人及商贩,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作者)称“草鞋帮是(黄孝花鼓戏的)死忠臣”。
湖北谚语有“黄陂对孝感――现兑现(县对县)”之说,道的是黄孝之地毗邻相连,孝感与黄陂的西境接壤,黄陂的东边紧捱着红安、新州,北面牵连着大悟,南濒长江、府河,与汉口一衣带水。1861年汉口开放,清政府设黄德道台,城市扩大、人口与日俱增。举水河西岸的大批手工业者移居汉口,西路花鼓随之渗入,并在城市这个新的台阶上获得了空前的飞跃机遇。
四、黄陂人的文化贡献――楚剧诞生
黄孝花鼓进城,最终催生了楚剧。进城,是指进汉口。汉口之名最初见于《南齐书》:“齐中兴元年(501年)雍州刺史肖衍发襄阳,命王茂、曹景宗为前军,至汉口,围郢城。郢州刺史张冲遣兵应战,茂等击破之。衍筑汉口城以守鲁山”。从地理上讲,古汉口不是今天的汉口。到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汉水改道,将原先的汉阳一分为二。习惯上,东岸为阳,西岸为阴,但世人依旧把两岸皆称之为汉阳。“口”是两江交汇,汉江之口、通商口岸的含义。清人记录:“汉口初一芦州耳。洪武间未有居民,至天顺间始有民人张添爵等祖父在此筑基盖屋。嘉靖四年……汉口渐盛,因有小河通,商贾可以泊船。故今为天下名区。”今汉口建镇虽早,却直到清末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有夏口厅建制。汉口与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合称“四大名镇”。汉口后来成为重镇,一是《天津条约》后辟为商埠,交易日盛,渐趋繁荣;二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奏筑官堤三十余里(张公堤)平水患,使京汉铁路通车,“汉口地面遂广及郊区……局面始大”(参见杨铎《汉口今昔考》)。城区涨大,人口倍增,黄陂人及其在之共同文化影响下的周边人口同比涌入,使其喜闻乐见的艺术式样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缘。无论是古今汉口,还是城市微宏,黄孝花鼓戏始终是与之相系相关的。因此,黄陂在楚剧的历史衍变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众的规模和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品种的变化形态。黄孝花鼓戏在进退于汉口的城乡间,始终与其移民受众的规模和审美倾向紧密相连。大规模移民促使黄孝花鼓戏逐步脱离原生态,向城市的文明规范靠拢;由艺术的叙述表现“内容”为重心转变成为以展示审美“形式”为重心;从受众的需求趣味中,选择了黄孝花鼓戏的品位高度;最终排斥了其它花鼓戏的竞争,与城市的固有戏曲占领者――汉剧形成抗衡之势,孕育了新的文艺形态――楚剧诞生。而这一切,却正是黄陂移民的文化贡献。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