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掌上黄陂》整理推送了《高跷踩出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文章以图文结合视频的方式,介绍李集刘彭家砦的"刘氏高跷"。高跷,大概是全国各地元宵节期间的经典保留节目,理所当然可以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诸如高跷之类的项目逐渐被纳入保护,无疑叫人欣喜。可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在底蕴厚重的民间,也依旧有着大量的传统民俗活动,它们穿越百年,世代沿袭,流传至今,不为外人知,黄陂区长堰村龚家大湾的"走高"便是如此。
在拥有116万人口的黄陂,有多少人看到过"走高",又有多少人听说过"走高",无从统计!个人估计,也就长堰周边世代居住的人才听说过,才看到过。
知晓"走高"的人,都会在每年元宵节期间奔赴现场,一睹为快。这睹,不仅仅只因物以稀为贵,更因这项名为"走高"的绝活完美结合了力量和技巧,活灵活现的展示经典戏曲中人物的华服美裳、场景的繁境寓意,窃以为,其观赏价值远胜乡间其它的元宵节目。
据说,"走高"是200多年前由河南传入,意寓越走越高、越来越好。黄陂长堰一带将走高的高字读作(gǎo),小时候一直以为是"走搞",当时还想着这名字挺形象——走着搞花样!
“走高”活动中,青壮年着戏装,肩上隐有支架,支架连着托架,托架按照传统戏曲的经典场景装饰,上面站立十岁以下的漂亮小孩,装扮成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人物。粉雕玉琢的才子佳人在初春乡间的空中轻轻摇摆,想象那场景,简直爱煞人!
可能全中国目前仅河南周口和黄陂区龚家大湾还保持着这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但中国民间历史上应该不止这两个地方出现过"走高"。去年国庆期间去山西乔家大院游览,在民俗博物馆里面发现一组布偶,铭牌标示为 "背棍"(见下图)。
虽然"背棍"人物着装朴实而且缺少场景装饰,看起来远不如龚家大湾的"走高"那么华丽与隆重,但是,表现形式与"走高"极其相似,是否与"走高"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无从考证。
模模糊糊记得十来岁看"走高"时,那些装扮成戏文人物的小孩几乎让我看直了眼,特别羡慕那些跟我同龄的小孩,能够那么好看,那么华丽,那么风光!
乍看那些托起主角的青壮年,托架与人体的角度似乎不符合力学原理,特别是一人托起两个小孩还有场景布置,重量得有好几十斤吧,但是表演起来却轻松自如,非常好奇他们肩上的机关到底是怎么设置的?
一直没找着了解的机会,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谜,回头想想,保留一些神秘感,反而觉得更美呢!
长堰村龚家大湾和我们湾(西李甲)世交颇深,元宵节,只要是他们湾玩"走高",必然第一个来我们湾拜年。元宵那天,龚家大湾几乎全湾出动,我们湾几乎家家设宴款待,两个大湾、几百人的联欢盛会,喜喜庆庆、红红火火、亲亲热热!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多样,在外奔波一年的乡民各自选择春节假期的消遣方式,不再热衷于元宵节的各类花灯,旧时族人间的共襄盛举已经越来越稀罕。2012年元宵节,龚家大湾锣鼓开张,停摆将近二十五年的"走高"再现江湖,按惯例,"走高"玩动头,是要连续玩三年的。
2013年元宵节,特意回乡下作了一次观赏,我们湾的鞭炮烟花从村口一直摆到外畈的岔路口,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迎来锣鼓喧天的龚家大湾"拜年团",浓墨粉彩的"走高"在眼前一亮,几十年前的记忆纷至沓来,一样的精彩一样的神往……
民间艺术传承不易,时下娱乐的途径宽广、种类繁多,年轻一辈只恨玩不过来,还能有几个人抱有对于传统游艺的接班意识?
而且,"走高"这一群体活动,粉墨登场表演、锣鼓家练配套,动辄需要几十上百人参与,再过一二十年,老一辈玩不动了,年轻一辈顶不上来,恐怕就会进入断代而逐渐走向没落。
两三年前听说黄陂区文体局将派人进村调查,组织材料准备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予以重点保护。只是不知道,这个行动目前是停留在计划阶段还是已经实施,作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子民,我强烈希望是后者……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