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至秦,大部分现域已入南郡(郡治在安陆,即今天的云梦),北部和东部少数区域为衡山郡属地(衡山治在邾县,即今天新洲县城所在地)。
汉时属江夏郡。今境东北为西陵县地,西南为安陆县地。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因黄陂地处江汉之口(其时汉江入口和黄陂地形地貌与今天有异),惧吴侵轶,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寨上湾)以拒吴。
三国时期,黄陂南北分属魏和吴,分界线自东向西大致沿着新洲仓埠至黄陂三里桥,而后沿横店至天河出境,南属吴地,北属魏域。魏域又分为荆州和豫州。西部属荆州江夏郡安陆县;东北部属豫州弋阳郡西陵县。魏又析西陵县西南(即今黄陂东南部)为石阳县,隶属江夏郡。赤乌四年(232年)后,弋阳郡一度为吴所有,为吴蕲春郡邾县(近新洲邾城)所辖,而今横店、滠口、三里桥、天河、武湖一带则为吴江夏郡夏口所辖(当时魏和吴都有各自的江夏郡,但是地域范围完全不同)。
晋代,黄陂当属江夏郡,已不设石阳县(石阳仍并入西陵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安陆县人朱伺为陶侃将,分安陆东界置滠阳县,治所牛湖堡(今横店藤子岗附近),今境南部遂属滠阳县。
南朝宋,属郢州。西南部则属于江夏郡滠阳县。东北部属西阳郡西陵县。
南朝齐同宋,南部属滠阳县(县治大致在今横店滠口之间),县界北部大致沿今黄陂土庙至前川,然后沿三里桥阮家牌楼和大咀一带;北部另置木兰县(属司州安蛮左郡),包括今境北部,治所在今长轩岭附近。滠水当时名武水,流经武湖注入长江,而今天发源于孝感的水,流经东西湖后的河段则称滠水。
梁时的黄陂又分属三县:西陵县的隶属关系没有变化;滠阳县一度属于濠州,天监十三年(514年),属湘州梁宁郡;木兰县改称梁安县,属于光州梁安郡。梁朝后期,黄陂今域逐渐归属北朝。
北朝西魏,改梁安县为梁兴县,属于巴州齐安郡。北齐又恢复梁兴县为梁安县,属湘州(后改称北江州)梁安郡。陈太建五年(573年),陈伐齐,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滠阳县入陈,属于江夏郡。
北周大象元年夏历十一月(579年12月),周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拔黄城,改镇为南司州,置黄陂县。治所独家村(今黄陂前川定远一带),隶属司州安昌郡,司州后改名黄陂州。黄陂县独立建制由此开始,县名也由此而来。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