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历史文化名城

故里之争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走进故里 > 故里之争 >

薛若琳:木兰代父从军考(节选)

  • 2022-03-20 20:53:19
  • 来源:薛若琳
  • 浏览:
  • 字体
一、是否有木兰其人
自唐至今的一千多年间,对于是否有木兰其人,持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确有其人,一种意见认为木兰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历史人物,因此,木兰没有其人。
确有其人说:唐李冗《独异志》卷上“木兰从军”云:“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云“乐府有木兰,乃女子代父征戍,十年而归,不受封赏。……白乐天题《木兰花》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又杜牧有题《木兰庙》诗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既有庙貌,又曾作女郎,则诚有其人矣”。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五云:“知为北魏人矣。”清姚莹《康輏纪行》卷五云:“知为魏人矣。”张为麒《〈木兰诗〉时代辨疑》:“木兰的姓氏于史无证,人以诗传,她的事迹不过是一个从军的女子,凯还后别无所闻。”姚大荣《木兰从军时地表微》云:“木兰确系隋唐时人,其以代父从军著称。”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第六编“北朝乐府”云:“木兰虽不知名,然必实有其人,代父从军,亦必实有其事,否则决无此杰作。”
没有其人说:余冠英《〈木兰诗〉里的一些问题》云:“木兰未必实有其人。”《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册)》云:“这是民间传说,未必实有其人,不必深究。”江慰庐《怎样研究(木兰诗)》云“应当首先肯定的:木兰诗不是任何‘历史记载’,是古代民间诗歌,是当时军中传唱的乐词(马上横吹曲)。拿古典的章回小说作比方,我认为应当把这里面所述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当作《西游记》里的‘玄奘出世’、《水浒传》里的‘林冲夜奔’、‘武松打虎’一类故事来看待,而不应当把它和‘大体依据正史’的《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一样来看待”。
有生活原型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南北朝的诗歌”云:“这幕喜剧的事实,可能不会全是真情,但当日北方的女儿,改扮男装上马杀贼的事,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故事的流传,于是一些好事文人,发生种种传说。”他认为“这些都无关于诗歌本身的价值”。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云“木兰既是现实人物,又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周建江《北朝文学史》第三章“北朝民歌”云:“民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极为贴近生活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的实录。”
不必考证说: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六章“黄河流域各族大融化时期——北朝”云:“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道德。中国妇女是有这样的气概和道德的,因之这首诗的内容也是真实的,倒不必考证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我认为木兰真有其人,亦实有其事。北朝民歌,赞美女子英武的大约只有二首,一为《李波小妹歌》,一为《木兰诗》。《李波小妹歌》的歌词是:“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李波的小妹李雍容,提起衣裙追赶狂奔的快马,把蓬草都卷起来了,而她射箭的功夫能中双环。据《魏书》卷五十三“李安世传”载,李安世在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拔跋宏之际任官,在李安世任相州(治所在邺,北魏属地,今河北磁县南、河南安阳北)刺史时,“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生民。前刺史薛道亲往讨之,波率其宗族拒战,大破,遂为逋逃之薮,公私成患”。于是李安世设方略诱波及诸子侄十徐人,“斩于邺市,境内肃然”。《北史》的“李安世传”记载亦同。可见李波是实有其人,自然李波小妹也是实有其人的。
不仅如此,北朝乐府民歌中凡出现人名的如《咸阳王禧歌》、《元淑谣》、《宋世良谣》、《时人为李崇元融语》,均见诸《魏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因此,他们都是实有其人,亦实有其事的。故以此推之,木兰从军也应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刘师培在《南北学派不同论》中说:北方文学“舍文尚实”。刘氏此说颇有道理,他不仅针对北方文学的风格讲的,也是针对北方文学的内容讲的。因此,木兰属于“尚实”人物。
二、木兰姓氏问题
木兰的姓氏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魏姓说、朱姓说、花姓说、木姓说和复姓说等。兹列举如下:
魏姓说:清雍正《完县志》卷七“古迹”载:“神姓魏,字木兰。”持魏姓说者有明安徽《毫州志》、明河南《归德府志》、清《商丘县志》、清《江南通志》和新编河南《虞城县志》,以及明胡应麟《甲乙剩言》、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和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等。
朱姓说:清《黄陂县志》卷七载:“木兰,本县朱氏女。”明焦竑《焦氏笔乘》卷三云:“木兰,朱氏女,代父从征。”清《忠孝勇烈奇女传》(又名《木兰奇女传》)亦说“木兰姓朱”。
花姓说:明徐渭《四声猿》杂剧之一的《雌木兰》,谓木兰“魏郡花氏女”。徐渭大约有感于木兰乃是一种植物,故冠以“花姓”。其后的京剧和一些地方戏大都依徐渭《雌木兰》而称为“花木兰”。清褚人获编写的《隋唐演义》第五十六回:“啖活人朱粲兽心,代从军木兰孝父”中说木兰“姓花,其父名弧,字乘之,拓跋魏河北人,为千夫长。续娶一妻袁氏,中原人”。木兰从军之后,“不上一年,乘之染成一病,竟呜呼哀哉了。其妻袁氏,拖着幼儿幼女,只得改嫁同里一个姓魏的”,但木兰仍姓“花”。徐渭将“魏”姓改成“魏郡”,大约想做一些调和,褚人获也想做一些调和,说木兰之父死后,母亲改嫁本村魏姓,但她自己仍叫花木兰。
木姓说:姚大荣《木兰从军时地表微》云:“据《元和姓篡》,木氏,端木赐之后,避仇改为木。”张澍《姓氏寻源》云:“宋,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为氏。……宋孝宗时,木应之为侍制,帝问曰:木姓起何时,罔知所对,上曰:端木子贡之姓……是隋唐以前已有姓木者。安知木兰非子贡后裔。”姚氏在该文中又说:“木兰木其姓,兰其名。”
复姓说:徐中舒《木兰歌再考补篇》引《简兮·释文》:“‘简木作蕳,是兰蕳同意,简蕳形近,故兰一讹为蕳,再讹为简。”又云:“王圻《续文献通考》之‘考氏族门’称‘有木简、沐简、沐兰三姓,简为兰之误字……其初当系一姓,木简即木兰’。”徐氏在该文中又云:“《魏书·官氏志》载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人者,中有仆兰氏,仆兰即木兰之异译。”李开元、管英蓉在《北朝文学简史》中说:“据史书记载,鲜卑族氏姓无常。他们不仅以地区为姓,以氏为姓,以部落首领的名字为姓,有时还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后汉书》),以父名为姓的。如果这样,木兰是代父从军的,木兰就是她父亲的名,是她的姓了。”考《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宋纪”元嘉二十八年八月条有“拓跋仆兰”,姚氏在《木兰从军时地表微》中谓:“仆兰”则“即长孙兰”。可见仆兰氏又转为长孙氏,与诗中木兰没有关系了。
我翻检《魏书》之“官氏志”中拓跋部各部姓氏、姚薇元《北朝胡姓考》、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中的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冯承钧《唐代藩胡华化考》中诸种资料的少数民族姓氏,均无姓木或木兰者,汉姓亦无姓木或姓木兰者,盖益坚信木兰只是字而已,犹如《李波小妹歌》中的李波小妹字雍容一样,这大概是北朝称呼的习惯。
三、木兰故里问题
木兰的故里其说不一。据一些地方志和文人的著述,说木兰为完县人、商丘人、虞城人、亳州人、任城人、延安人、三封人、鄂尔多斯东胜人、凉州人、黄陂人等,区域涵盖今天的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山东、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不一而足。王汝弼在《乐府散论》中说,木兰的故里“越靠北,就越近于事实;越靠南,就远离事实。……不可能远在长江流域”。此说较可信。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木兰家住黄河南”,这应是往南的底线了,不能再往南了。至于木兰的故里究竟在何处,实在难以确定。但从木兰从军所经地点有黄河、黑山、燕山来看,木兰应是北方女子,家在北地。

(编审 | Mr.Lee)

木兰故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原创作品,版权均属木兰故里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admin@mulanguli.com)。
武汉黄陂自驾旅游攻略
CopyRight  ©  www.Mulanguli.com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木兰故里网"永久中文地址:www.木兰故里.com
网站主题 │ 中国木兰故里 · 湖北大美黄陂  主办单位 │〔印象黄陂〕微信公众号  网站设计 │ Mr.Lee
联络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南新集  邮政编码 │〔430300〕
联络方式 │ QQ  :  23090806〔Mr.Lee〕     admin@mulanguli.com〔投稿邮箱〕     Wechat : Mr_Watchman〔企业展示联络〕
ICP  备案 │ 鄂ICP备12016975号-3   鄂ICP备12016975号-4     版权声明 │ 木兰故里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