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南京财经大学CC团队来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今木兰镇)的木兰祠景区,了解木兰传说,宣传木兰文化,弘扬木兰精神。2007年虞城县被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2008年“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兰故事代相传
木兰祠,一座为至忠至孝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将军修建的千年古祠,坐落于悠悠宁静的营郭镇。在这里封印着代代相传的木兰传说:木兰,魏氏女,营廓魏庄村人,木兰自幼随父练武,征军之际,心痛父老弟幼,为孝代父从军。兵戈十二年,战功硕硕,奈木兰淡名寡利,但求归乡。天子后知木兰女儿身,欲纳其为妃,木兰自刎明贞,天子感木兰孝忠,赐其名为孝烈将军。其孝、其忠、其烈、其贞为后人所铭记。


木兰祠内见历史
木兰祠景区设有木兰陵墓、木兰祠大殿、木兰织坊、毛泽东诗壁以及祠碑两通。1992年虞城县为了重兴木兰文化,重修恢复了木兰祠原有的历史面貌。
走进木兰祠大门,木兰广场赫赫伫立着木兰将军的石塑雕像。雕像侧面是历史上的名人为其题的诗词及书法墙面,雕像后面是一面毛泽东同志书写的《木兰祠》诗壁。
走入木兰祠内,一眼就看见两排的石碑《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上详细记载了木兰身世、英绩及历代修祠情况。
两排的石碑之间是一条甬道,其尽头便是祠堂。祠堂正中威威立着一座高大的木兰戎装出征像,金甲军装穿在身、孝父忠国记在心,一代巾帼英雄的忠烈形象栩栩如生。左侧是一组“回归女儿身”塑像,右侧是一组“父母姊弟叮嘱”塑像。三面墙上根据《木兰辞》诗句画着木兰的出征、战时、回乡的墙画。
从木兰祠出来,对面是木兰陵墓。走进木兰陵墓是一片木兰湖,绕过木兰湖是两座墓地,一座据说是木兰将军的墓,另一座据说是木兰父母的墓。
木兰文化国际范
参观完木兰祠景区后,CC团队在采访木兰祠景区的工作人员刘宁时获悉,近年来木兰祠的外国友人特别多,大多是在中国就读的留学生或是来中国的访学生,其中就有韩国仁川丹峰小学研学团、清华大学英国留学生等等,他们对木兰文化很感兴趣,可见木兰文化反映出来的时代内涵逐渐走出国门,被外国友人所熟悉所接受。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