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脉地湾萝卜,黄陂特产,叶色淡绿,板叶,叶丛半直立。肉质根1/5左右露出土表,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表皮光洁,须根少,颈部细,下部粗,底平,主根细长,纵剖面似芭蕉扇形。2015年,农业部批准对“黄陂脉地湾萝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域保护范围——黄陂区长轩岭街所辖的七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及虎桥村种植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5′~114°29′,北纬31°10′~31°12′。
黄陂区作为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萝卜种植历史。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著名特产之一,远在元代末年就形成独特产品。
传说明中期孝宗皇帝朱佑樘身体差,封到湖北的兴王朱佑杬进献了有“土人参”之称的脉地湾萝卜,孝宗皇帝食用后元气顺畅,身体大好。后来黄陂脉地湾萝卜成为宫廷贡品。明崇祯初年,吏部左侍郎徐光启来方家潭考察蔬菜种植时,曾参观过此处的萝卜种植。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有人在镇西河边专门租出近半亩大的一块空地,用于腊月时买卖黄陂脉地湾、七房湾等周边村湾的萝卜,黄陂脉地湾等湾的萝卜销往汉口等地后,部分又转销到外地外省。时在汉口听一些街巷有“黄陂脉地湾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等夸张之说。黄陂北乡也有“塔耳岗的柿饼张家冲的枣,黄陂脉地湾的萝卜俏如宝”等赞誉。清末徐珂编著《稗类钞》时,卷一百一十七中写到:“黄陂所产萝卜,为全国第一,至冬,其心愈坚。”其中黄陂所产萝卜即为黄陂脉地湾萝卜,可见当时黄陂脉地湾萝卜十分走俏。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