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黄陂是古城,我信!盘龙城遗址距今3500年(一说3800年),它重显殷商盘龙文化,被专家学者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你说黄陂是古城,我不信!2261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哪里又有古城的味道,哪里又有古城的气象,哪里又有古城的传承!
信与不信,一念之间,分走左右。
悠悠历史,绵绵长河,远去的黄陂人,修建了大量或生活或军事、或主动或被动的古城堡、古村寨。那些古城古寨,有些留存至今,哪怕,只剩一段墙,一堆垣;也有些,历经岁月洗礼、时光打磨,已然不见。
那些出现在黄陂历史里,或留存或消散的古城古寨,你看过或听过的,有多少?
1、盘龙城 距今约3500年,位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境内府河之畔,属商代遗址。城址保护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心是二座三面环水的宫殿遗址。城垣为夯土筑成,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外有壕沟(护城河)环绕。
城外250~500米处,发现有带状夯土遗址断续分布,极可能是盘龙城外城廓。城外散见居民居住地,酿酒、制陶、冶铜等手工作坊及墓地,出土大量青铜、玉、石、陶器。
2、马寨城 位于王家河吴正口村北滠水河东岸,属六朝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垣宽4~5米,残高5~6米。城内散布夹砂红褐陶绳纹板瓦和黄褐陶卷云纹瓦当等残片。
3、作京城 位于李家集街作京城湾,属汉代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不规则亚字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40米。夯筑城垣基宽30米,顶宽12米,残高6米左右,北、东、南三面有城门遗迹。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散布大量绳纹筒瓦、板瓦残片。
4、王家垸城 位于六指街王家垸村西,属六朝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80米。文化层厚1.5米。夯土城垣底宽约8米,顶宽约4米,残高5~6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散布筒瓦、板瓦残片。
5、鸡公城 位于六指街甘棠铺鸡公城湾东南,属商周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23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现存有残高土夯墙2.5米。采集陶片以夹砂灰褐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褐陶,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甗、罐、钵等。
6、东城子 位于六指街天宝寨村东,属六朝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长方形,南北长约
7、城门潭城 位于王家河街南滠水两岸,依东西两岸山头、山丘之峪谷深潭筑土而成的古城,就是城门潭地名来历的唯一解释。属西、东周时期遗址。古城地区高高凸起的石丘,与东南端山丘相
8、黄陂县城 位于前川街治所。早期为土城。明万历元年(1573年)始修砖城。几经坍塌,最后重修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县城周长3公里,城墙面宽4.6米,高5米,有城垛1327个,设有6门6楼。为仅次于武昌县城的第二大城池。
9、木兰古寨 位于木兰山风景管理区木兰山主峰山腰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末,元明时期多有加固,清末作过较大维修。全长蜿蜒起伏约5华里长,部分借助于悬崖峭壁,形成天然军事屏障。
整座古寨墙采取“木庐干砌”手法,不采用石灰砂浆。大小石块相互叠压,错落有至,结为整体,干垒而成,结实壮观。寨墙高8米,底宽5米,上宽3米,均可走人巡逻。开有东、南、西、北四座寨门。寨门上建有门楼,可架装土炮,设置磙木擂石。
10、龙王尖古寨(又称永安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李家集街龙王尖山巅,主峰龙王尖海拔385.6米,北枕矿山,南瞻武汉,东眺木兰山、木兰湖。四周有洪关山、赶鸡山、垸基寺、泥河、矿山、巴山等山水相峙环绕。
据相关史料记载,龙王尖古寨为当地群众躲避兵匪战乱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城堡。筹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景泰七年(1637年)由村民自发开始修建,先后于嘉靖二年(1523年)和崇祯十一年(1637年)扩建。
清咸丰二年(1852年)以堡垒式修建龙王尖军事防御山寨,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全部竣工,毁废于“文革”初年。整个古寨,占地约1.5平方公里,全部干砌而成。寨墙周长12公里,分设东南西北四大寨门,寨墙均高3.5米,最高处达4.5米,宽13~15米。
寨墙上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寨内依山就势分别建有街市和用于武备、居住、圈养牲口的大小石板屋千余间。
11、赵店古寨 位于蔡店乡赵店村北的山顶,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寨于明中期当地民众为躲避兵患自发修建,现残垣里许,墙高处1.5米左右。
12、周家寨 位于木兰山南麓,滠水河中游东岸。明景泰年间,周家畈湾周姓人为防匪盗,在周家庙山上筑土墙、建草屋。崇祯四年(1631年)由木兰山南麓的周、汪、傅、陈、庞等姓富户出资,在原土墙草屋的基础上,历时三年。
建起堡垒式的城寨,因城寨山场属周家畈湾所有,故称周家寨,石砌寨墙高3.5米,宽1.5米,周长1100米,有西、南两大寨门,寨内有大小石板屋50余间,西寨门下百米处有水井一口。
13、西峰尖寨 位于垸基寺水库东北岸,海拔约280米,山巅石寨和庙宇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景泰末年,山麓吴姓诸湾对石寨进行过一次修缮。清咸丰十二年(1852年),为防备太平军,当地富户对石寨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扩建。
扩建后的寨墙平均高3.3米,宽1.5米,墙上砌有哨口、箭垛、磙木擂石发座、烽火台等。西、南建有两座寨门。寨内有大小石板屋200余间,水井一口,石寨圈地面积约100亩。
14、矿山寨 位于李家集街泡桐镇矿山(今云雾山)。石寨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矿山周边大户筹措资金,组织劳力修建。寨墙周长10.5公里,其寨墙之长,圈地之大,在诸多石寨中首屈一指。
15、洪关山寨 位于长岭街创造村境内洪关山,由周边王、杜、张、邱、黄、罗、钱、邹等姓人家修建,全长2.5华里,寨里安有土炮,掘有水井,100余间石板屋和粮仓、厕所。
16、杨寨 位于木兰乡杨保益湾东,圈地面积约500亩,原寨墙均高3.5米,最高处达5米,宽1.6米,内外石块,中间填充碎石黄土筑砌而成。寨基大多座落在悬崖峭壁之上,设有东、西、北三个寨门,以西寨门尤为高大讲究。
进西寨门不远,有一建造得十分坚固的暗堡石屋,占地18平方米,内空12平方米,内高约2米。
17、大寨 位于旷山南麓黄门冲口黄塘上湾,于同治二年(1863年)修建,规模较小,寨长约180米,宽约80米,设有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西北角四门。东寨墙宽1.1至1.3米,高约3米。西寨墙较东寨墙高大坚固,宽1.3至1.6米,高3.5至4.5米,寨墙由白石横竖砌筑,30余间石板屋全部建在山背上。
18、谌家寨 位于木兰川北的谌家寨上,长362米,山上因有谌姓人所修石寨而得名,咸淳九年(1273年)元兵南下,为躲避和抵御元兵,百姓筑寨于其山。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