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圣庚午年腊月二十四这天,窗外银絮飘舞,室内温暖如春,黄陂县城里城外都充满了盈盈的喜气,人们都在忙着过小年。
这一天是民间婚姻嫁娶的吉日,是传说中老鼠嫁姑娘的时节,也是家家户户最忙的日子。首先要里里外外清洗打扫,除去旧年的污秽,然后重新贴上新的窗纸窗花,迎接新年的新日子。
今年室外已不用清扫,老天爷并不曾辜负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已将山川河流整顿得高低有致,将城镇街道布置得皎洁素雅,就连各家的庭院也做了最好的清理,一夜之间那厚厚的积雪,就将院里院外弄得干干净净,还将秋风撕裂的枝条、秋霜打成焦卷儿一样的绿叶都覆盖了起来,给了人们满眼的宁静平和。正好,人们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屋内,将屋内布置得尽善尽美,然后舒心快活地过大年。
滠源里草庙巷程珦的家中,侯氏夫人一贯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上房里供奉祭祀的物件都已备齐,老幼人等过年所穿戴的衣物都已洗净晒干,女眷们都在各自的房间里清理打点。后厢房里,侯氏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小丫鬟已经长成了一个俊秀的大姑娘,此刻,她正在夫人的指点下,细心地剪着喜鹊登枝、年年有鱼的窗花,口里用儿时所学的忻州八音腔,哼唱着夫人在春天写下的一首鼓子词:
滠水粼粼滠水弯,
轻风摇波到前川,
两岸花红柳照影,
双凤宝镜永流传。
她正唱得高兴,突然想起夫人说过她的唱腔中夹杂着诸宫调和黄陂腔的道情调,不禁笑了起来。她想:“大小姐——哦!是夫人!一定又在笑话我了——”回过头去看了一眼,见夫人痴痴地坐在梳妆台前,并无动静,不由心生疑惑,她轻轻走到夫人身后一看,哦,夫人手上正拿着一面铜镜在出神呢!
那是一面无边也无把手的圆形青铜镜,是大小姐在方形、菱形、荷叶边形铜镜中挑上的一面。它同小丫鬟一样,随着侯家大小姐离开太原孟县上文村的侯家大院,陪嫁到程家府上,又坐马车、乘渡船,翻山越岭,才来到了黄陂县城的滠源里草庙巷。
这铜镜不大不小,正好能双手平执。镜面平整光滑,清澈照人。最让大小姐喜爱的是铜镜的背面,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凤。在色泽纯净、质地精良的青铜底面衬托下,那双凤精细的浮雕、真实的美感、生动的刻画既饱含人与自然和谐、将鸿鹄高翔之志寄予日月星辰之间的思想性,也传达着民间向往美好吉祥的愿望,更表达了夫妻双飞双随的幽深意境。铜镜的外圈环绕着无数的星星和无数道阳光的射线,日月星辰后面是细细的水波纹,在日月轮回的空间里,口衔仙草绕着日月环游的双凤形象准确、姿态生动,构图精巧、朴素真切。
这是一对让人一见就再也无法忘怀的双凤。双凤如鸡但比鸡宽厚的嘴尖上,都噙着一枝灵秀的仙草,昂扬的头颅上凤冠似端庄的玉如意。颈部如吉祥的云彩、颈后是翩翩的、层次分明的霞披,轮廓清晰的凤眼似乎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温情。双凤的翅膀上优雅地缀着龙鳞斑纹,飘逸潇洒的尾翼徐徐展开,均匀地纵向铺垫着细细的翎毛,不知是何人高超的镌刻技巧,将每一条弧线都表现得既柔和又富有写实效果。这是大小姐最喜爱的铜镜。
小丫鬟清楚地记得在孟县候家大院绣房中,大小姐对镜梳妆手执宝镜时冰清玉洁的模样。也记得在候家书房听大小姐读南山经卷的声音:“……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小姐聪慧过人,凡女红之事,无所不能。在其父兄的影响下好读书史,博知古今。只是常在闺中叹曰:“恨汝非男子。”为此,小姐才会特别地钟爱五采而文的凤凰,敬重它们集德、义、礼、仁、信于一体,集绚丽斑斓、高贵明艳于一身,还有婉转清丽的歌咏,更有凌空高翔的志向。当家传的双凤镜出现在小姐面前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她喜欢上了。
小丫鬟曾经问过:“小姐到底是喜欢双凤,还是喜欢青铜镜?”
小姐回答道:“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青铜镜是我所钟爱之物,双凤又是我所喜好之像,适逢两好合为一体,岂不正合我意,故为首选。”
今日,小姐又将青铜镜从平日珍藏的红木妆盒中取出来细看,是否想起山西老家了呢?小丫鬟到底是憋闷不住,问道:“夫人,你是怎么了?”
“哦!没怎么,我在看这镜子后面的双凤呢。”夫人回答道。
小丫鬟诧异地又问:“您一有闲空就看它们,这双凤就那么好看吗?”
夫人摇动起青铜镜,与小丫鬟逗乐着说:“好看得很哩!你看,你看,这双凤不是都飞起来了吗?”
看着夫人摇动的双凤,小丫鬟奇怪地附和着:“是呀,双凤可是真的动起来了呢!”主仆二人笑作一团。
这侯家小姐自十九岁嫁与社郊斋郎程珦后,便随夫家迁洛阳,又迁至黄陂草庙巷,无论夫婿官位如何升迁,她总是程珦最好的贤内助。她对公婆、对家中长辈极其孝顺。与丈夫相敬如宾,将奴婢视同儿女。街坊邻居们都知道侯氏夫人仁恕宽厚,治家有方。
小丫鬟不仅并不想家,还总能在夫人面前撒娇。她帮夫人在大袖衫外披上一件对襟直领的外衣,嘻嘻地笑着说:“不指望珠钿翠盖,但求举案齐眉相伴相随……”
夫人佯装生气道:“好你个小蹄子,你倒是长记性了,教你习文练字,你倒来嘲笑我了!”
小丫鬟娇纵地对夫人说道:“奴婢知道夫人心中所想哩!”
“你知道我想什么呢?”夫人问道。
“举案齐眉也有了,相伴相随也是了,所差的不就是儿女双全,以延续香火吗?夫人是被《孟子.离娄》中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左右了。这孟老先生也有不是了,既然说了一不孝是陷亲不义,二不孝是不为仕禄,三不孝是绝先祖嗣。为何又要说无后为大呢?”
小丫鬟把她的不满一古脑儿地说了出来。她心中在恨着老天的不公,竟然让如此贤惠的侯氏夫人所生的子女夭折!可是她不敢说出来,怕伤着了夫人。
夫人微笑着说:“难得你想得这么细,连古人也被你派不是了。你知道我早就将你当女儿看待了,你也知道我从小身子骨孱弱多病,如能早些有了一男半女,不是可免了长辈亲戚们忧虑,也可与你相互照应、相互为伴了吗?”
小丫鬟深深地向夫人道了个万福,并说:“多谢夫人为奴婢想得深远,奴婢明白了。”
说着,拿出精心剪出的、桂花树下结满莲蓬的、喻意为“连生贵子”的窗花,细心地贴在了雕花窗格扇上。又在离床头近些的窗棂上贴了几张双凤朝阳的剪纸画,满屋就都有了浓浓的年味了。
在这个隆冬的小年夜里,侯氏夫人安顿好全家老小后,为夫君程珦收拾好简朴洁净的官服,刷净直角冠帽上的灰尘,又将青铜镜擦拭明亮,仔细地看了看,收在了红木妆盒之中,自己方才歇下。
操劳了一天的侯氏夫人很快就进入了睡梦之中。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风和日丽的初夏,院中不见一个人影,也没有一丝动静,只有侯氏自己独坐在梧桐树下做着针线。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葱翠馥郁,蝴蝶和蜜蜂在天井边的茉莉花和桂花树间自在地飞来飞去。一阵微风吹过,簌簌的枝叶抖动中,夹着几声清丽的鸣叫声,这声音好生奇怪,不同于往日的鸟叫!
夫人停下针线,抬头望去,只见阳光如一道金色的瀑布,从天空泄了下来,金碧辉煌中,一团七彩的霞光和着清丽婉转的啼鸣,如一片五彩的云霞,轻轻地向下飞旋……飞旋……轻轻地……轻轻地投入了她的怀中。她不由自主地边伸出双腕,边注目一看,“呀!”原来是一双隽妙无比的彩凤。
夫人小心地拥住它们。这是两只优雅美丽的精灵,它们灵活地转动着凤眼,头挨着头柔顺地依偎在一起。那闪耀着蓝紫色彩的翎毛,如同锦缎一般光滑柔软,绚丽斑斓不断闪烁的光彩与霞光相映,在天地之间形成了一幅绝妙的美境。
夫人被这对突如其来的、高贵吉祥的鸟儿带进了甜美幸福而又神圣的意境,一股融融的暖流在她的心中涌动着,“可千万别待慢了这天外飞来的宝贝!”她小心地拥抱着它们,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该用什么样的精良食物来喂养?
“哦!它们吃什么呢?《山海经·南山经卷》中可是没有说过。该去问一问老人们……也许夫君会知道,先问一问他吧。不,还是先告诉长辈们……”
她寻思着,是该先进雅堂、还是先进书房?正犹豫着,忽闻“咯嗒”之声响起。
夫人怀中的双凤警觉地抬起头,人和凤都楞了一下,忽地,双凤同时鼓扑起灿丽的双翅,拖着飘逸的尾翼,如一道煌然发闪的彩虹腾空而起,飞上了高高的梧桐树顶,隐身在浓浓的绿荫之间。
侯氏夫人惊奇地“呀!”了一声,猛然从梦中醒来。
却原来,那声音是早起的老家人程福在开启庭院,是木门发出的声音。那声音惊醒了她的好梦,也惊飞了梦中的双凤。
夫人好像还没有从她奇异的梦中醒过来,还在想着那道凌空而去的、流动的光彩。“奇怪了!”她自言自语地说。
程珦也被夫人的叫声惊醒了,忙问“怎么回事?”他很担心夫人多病的身子骨。
夫人迷蒙地讲出了梦中所见,又说自己清楚地记得,那一对投身在自己怀中双凤的模样,它们是那样地乖巧,那样温驯,离自己是那么地近。
程珦笑了笑说:“一个梦,怎可当真?”
夫人又说,不象是梦呢!我这双腕,还能感觉到它们的份量,还有曾经拥抱过它们的温暖。
她有些怪老家人,下雪天何必要勤劳早起?可她从来没有呵斥责罚家人的习惯。“说不定,程福正在遗憾那静谧的冬夜被无情的白昼所打断哩!”她在心中想道。
听见院子里传来“刷、刷”的扫雪的声响,她连忙叫了小丫鬟:“赶快去告诉程福,别扫梧桐树下的落叶,别惊扰了藏匿在树上的双凤!”说着,她急急忙忙地穿衣起床。
小丫鬟和程福围着梧桐树小心翼翼地绕了几个圈,跑进房中回道:“禀告老爷、夫人,树上没有树叶,也没有鸟……哦,双,双凤。只有一树的雪!”
“哦!”夫人总算是彻底地醒了过来,明白了自己的确是在梦中见到了那对神鸟。但她还是不甘心
她走出房门,走到梧桐树下,仰面观看了许久,在心中默默地感谢那对神鸟,感谢苍天赋予了程家祥瑞之气,给了她神奇的好梦。
程珦也很高兴,夫人的好梦,让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充满了喜庆与吉祥,实在是一位出色的贤内助。他走到梧桐树下,吩咐老家人:“这大树下的雪就不要扫了,以免打落了树冠上的积雪,留下这厚厚的雪树冠,正好是一道趣景。别具一格哦!”
看天上又飘舞的雪花,他扶住夫人的手臂一同走回廊沿下,笑着说:“待到黄昏时分,煮上一壶好酒,咱们正好来园中做诗呢!”
夫人一步一回头地进到房中,又拿出青铜镜来细看。从那天起,这宝镜再也没有装进红木盒子。夫人将镜子上有双凤的那一面朝外,放在了枣红色的雕花梳妆台上。
精神舒畅也许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德智并存的侯氏夫人果然有了身孕,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后,明道元年春回地暖的时节,在思贤堂平安地养下了长子,取名为程颢,字伯淳。第二年又添了次子取名为程颐,字正叔。后来又陆续添了三儿子和一个女儿。程家小丫鬟再也不愁没有伙伴了,双凤真的为程氏家族带来了好运,慈悲为怀的侯氏夫人后来又不顾族人的不悦,善意地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在路旁的小儿,如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样同等对待。对族中遗孤,也和自己的子女一样抚爱有加,并以自己好读书史、博知古今的大家之秀风范影响和教导他们。
这个大家庭,早已经成了典型的勤读诗书、修身进德的和谐之地。草庙巷里,从此人丁也兴旺了起来,宋代之诸多大儒也多出自程氏门中。
庆历年间,程珦任职南安二守,程氏举家随程珦官居岭外。自幼就体弱多病的侯氏夫人因风餐露宿身患瘴疠,在北归途中病情加重,于皇佑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被南部山林间湿热蒸发的毒气夺去生命,享年49岁。
她以有限的生命,在那个皎洁的风雪之夜,给后世留下了“双凤投怀”的美妙传说;受她秉性里人文气息的影响,后昆们才写下了“程门立雪”的传世经典。
因侯氏夫人教子有成,其贤德令人敬仰,永垂青史,故被封为寿安县君,后追封为上谷郡君。今有诗人赞曰:
宽恕奴婢胜己儿,
严格训子守箴规。
贤明母教范千古,
培育二儒百世师。
程颢和程颐成了著名的思想家后,其思想、文化精髓影响着后世,北宋末年黄陂知县为纪念“二程”夫子、激励后人,在“二程”少年时登顶遥望东鲁之地的鲁台山麓上修建了一座“清远亭”rdquo;。至南宋理宗淳佑年间,人们为景仰、缅怀先贤,取侯太夫人夜梦“双凤投怀”之兆和“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的双重寓意,将“清远亭”改称“双凤亭”。
时隔千年之久,当年侯氏夫人最喜爱的双凤青铜宝镜,也被黄陂的识宝之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了出来。此镜在民间的继续流传,向世人昭示了三千年文明古国铸造、镌刻工艺的发展,映照出了黄陂历史文化的厚重,映照出了黄陂人民敬仰先贤,崇尚德智,潜心弘扬“二程”文化的不懈精神。程氏鸿儒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也期望中国历史这面镜子,能为子孙万代照耀出更辉煌、更灿烂的未来。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