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秋季从吃豆折(读zhe,黄陂土话)开始。豆折就是通俗说法的豆丝,也有叫“豆糕”、“豆皮子”等。地道的豆丝需要用土灶和柴火加工而成的方为正宗。
《荆楚岁时记》里谈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可见很早的时候,湖北就有食用豆类的记录。《黄陂通史》第67页,谈到黄陂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种植水稻的痕迹。而制作豆丝重要原料就是早稻米。不过,元代以前,古黄州区域食物仍然不很充足,更谈不上食物的深加工了。
作为豆丝另一个主要原料黄豆,加工为豆腐皮,则在明朝就有记载。豆皮,有些地方特指豆腐皮,有些地方又是指早稻米和黄豆、绿豆的混合物。从名称前后推断,应该是先有豆腐皮,后有豆丝。
清道光年间《汉口竹枝词》里谈到: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里面谈到“豆丝”和“过早”。过早为武汉话,即早餐的意思。因此,豆丝工艺极有可能出现在清代。
在湖北的云梦、孝感、安陆、大悟、应城、咸宁等地方都有做豆丝的习俗,但名气最大的还是“黄陂豆丝”。
黄陂豆丝最普遍的做法是早稻米为主,添加黄豆、绿豆混合,用水侵泡数小时后,加水碾成糊状。为什么不用晚稻,那是因为晚稻粘性太大。随着工艺的发展,葛粉现在也是其中一种原料了。
以前碾磨用石磨,但效率太低,做一次豆丝需要邻里数十人帮忙才能迅速完成。现在基本为电磨为主。电磨的普及,让废弃的石磨成了稀罕物,总有人上门购买,作为其他用途。比如装饰物等。
为了寻找正宗的豆丝制作现场,朋友张号介绍我到祁家湾附近的张岗村。制作豆丝最关键的部分是”烫豆丝“(也有称炕豆丝),因为豆丝需要均匀摊在大锅里,铁锅整体温度保持一致。所以,用土灶烫豆丝最理想。火源最理想是稻草把或松针把,柴火次之。这种制作工艺,还有个好处就是烟火气味串到豆丝里,让味蕾平添分粗暴的乡野气息。
效率最高的是双灶,灶是有灵性的,老人们恭谨的称双灶为”灶神“,下面两个灶眼,上面有一孔洞,为”口“,排烟孔为”鼻子“,可以上达”天庭“。寓意日子天天向上。
烫(读ta)豆丝时,一瓢豆浆水均匀铺在铁锅里,火力需要不大不小。所以两个人之间的配合断不可少。
烫好的豆丝,迅速摊在席子上。如果是加工成丝,还需要用刀或机器切成粗丝。
满屋的香气,挡不住前来购买的老顾客。这时候,豆丝不再是商品,而是代表一种信任和认可。
豆丝成品分为干豆丝和湿豆丝。两种吃法也有很大不同。
在黄陂的农家乐类似餐馆,如果想知道水平怎样,最直接的方式是来份炒豆丝。做好这份主食还真不容易。首先豆丝必须要当天做出来的,富含水份,豆丝原料之间的比例要合理。炒豆丝时,另需要土灶柴火慢炒,所添加腊肉是本地土猪五花为最佳。三者缺一不可,厨师水平相反放在最后。
制作干豆丝,最后的一步就是晾晒。以前是木板,需要时不时去翻动。而现在用纱布,因为透气,偶尔翻动下就可,天气晴好一天即可干燥完成。
和老人们聊天的时候,老人们感慨,现在种粮食很难赚钱,夏季卖西瓜,秋冬季卖豆丝,相反成为主业。因为湾子里做豆丝远近闻名,甚至有来自广东的人,准备来这里办厂,专销黄陂豆丝。如今,家里还有专门定做的包装,牛皮纸外包装成本大约在7元左右。虽然手工的缘故产量有限,但终于有了自己信誉的土特产包装。
从十几岁开始制作豆丝,60多年了。下面照片是九十年代拍的,那时看起来都还年轻,转眼又是20年多过去,孩子们都大了,老人们依然在家乡坚守老工艺,日复一日。
(编审 | M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