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黄陂二字,你第一个联想到的词是什么?“家”?“故乡”?“木兰”?“二程”?“木兰山”?
每个人,怕是答案不一样,每个答案背后,怕也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怀……于我而言,竟在第一时间想到“三鲜”,我不是吃货,可“三鲜”,实在诱惑太大。
黄陂三鲜,在如今各家各户并不少见,可也并不常见。它并不会固定的每餐出现在黄陂人的餐桌上,往年,只在过年,或是哪家有了喜事,黄陂人才会吃上那精致可口的美味。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饮食观念的改变,除去过年,除去吃席,想吃,随时可吃!
作为黄陂的传统美食,黄陂人对“三鲜”的选择绝对是挑剔的。黄陂人会从色泽,口感,回味三方面去考量一个“厨子”的手艺,进而评判“厨子”的好坏。在黄陂,你烧得一手好菜,不一定就是个好“厨子”,可如果你做得一手好三鲜,那绝对可以入选好“厨子”之列。
黄陂“厨子”做三鲜,选材尤为重要。他们会选了上好的鲢子及肥瘦搭配的乡间散养猪肉作为原材料,个大、体肥的鲢子,能保证鱼肉的坚实、细腻、滑嫩,乡间散养的肥瘦搭配的猪肉,不仅保证了食材的香鲜,更为肉糕和肉丸提供了肥而不腻的油!
黄陂三鲜,严格考验着一个“厨子”的综合水平。刀功,力量,耐力,火候,灵巧度等一系列功底,在三鲜制作过程中缺一不可!“厨子”会用细腻、平实、快捷的刀法片出上好鱼肉;会在一个大盆里顺着一个方向长时、快速搅拌鱼(肉)成膏状;会根据长期做“三鲜”形成的最佳配料比融入各类调料;也会根据长久经验,蒸、煮、炸出最佳色泽、口感的“三鲜”成品……
黄陂乡间,地道的“厨子”是不用借助任何第三方机器进行碎鱼碎肉,以及搅拌工作的,他们单凭两刀,此起彼落,在刀口与砧板的撞击声中,碎了那鱼、肉!单凭两手,搅拌融合,让最新鲜的食材,在手下跳跃翻滚、成形待用!
等待总是太漫长,那诱惑,也总是太浓厚。一切准备妥当,“厨子”上灶,炸肉丸、煮鱼丸,蒸肉糕……才出锅的肉丸,外焦里嫩,但绝对过心;才出笼的肉糕,抖擞有弹性,肥而不腻,鱼、肉混香扑鼻;滚烫出锅的鱼丸,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劲道无比!
所有的诱惑,只为终极味蕾。或许,你会恋上肉丸初出油锅的焦脆爽口;或许,你会恋上鱼丸初开锅的爽弹滑口;再或许,你会恋上肉糕初揭蒸笼盖的香味弥散……可最终,黄陂人都恋着爱着那“三合一锅鲜”:鱼丸、肉丸、肉糕冷水下锅,放些黄花菜,加点黑木耳,鱼、肉相融,荤素相配,绝佳美味。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黄陂三鲜”也称“黄陂三合”,这“三合”之说,会不会是三者入锅,合而烹之的意思!无从考证,或许是……
(编审 | Mr.Lee)